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資本市場要準備好為“調結構”支付代價

http://www.CRNTT.com   2010-07-01 08:31:09  


 
  作為市場反應不充分的另一個例證,是創業板和中小板極高估值與權重股票形成明顯分化。這既說明市場確實意識到了周期行業的悲觀前景,又蘊含著所謂新興行業的僥幸心態。這種異乎尋常的分化只能導致在整體市場價值回歸過程中的反覆折騰。筆者相信,如果認同結構調整將危及甚至可能逆轉部分傳統周期行業的盈利特性,那麼新興行業成長中的風險也需在其估值水平中充分體現。

  資本市場譬如一間房子,當其屋頂虛高且千瘡百孔,基礎也並不堅實的時候,理性的選擇只能是“君子不立危牆之下”。

  那麼,消費的增長是否能夠有助於紓緩困局呢?試問,如果結構轉型沒有顯露出明確的成功訊息,那麼,我們能夠指望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持續增長麼?更遑論,收入分配領域還存在嚴重的不公平問題。離開了這些,真實、健康的消費增長根本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文章指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我們的資本市場都還沒有充分反映結構調整中的風險因素。這也就注定,參與其中的投資者仍需要為下階段的經濟結構調整投入支付成本。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