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可能幾年前已進入“劉易斯拐點”

http://www.CRNTT.com   2010-07-14 08:39:36  


 
  近日廣受媒體關注的停工事件似乎也已結束,結果是新雇用員工工資提高了11%(至152美元),食品和住房補貼提高了33%(至59美元)。另一家技工需求量更大的工廠不得不更大幅度提高工資。一些在春節時沒有加薪的工廠也不得不趕上其他工廠的工資水平。

  2年前,我們曾分析過中國面臨的勞動力短缺和工資上漲問題,而這一問題將會在未來數年內反覆出現。在那篇報告中,我們提出了中國可能將到達“劉易斯拐點”。在拐點之前,勞動力較資本相對富裕,因此資本回報率(利潤)較高。隨著勞動力變得相對稀缺,經濟增值活動中的大部分收入將用於支付勞動力成本。只有當這時,家庭收入占國民總收入的比重才會開始提高。

  文章認為,中國在幾年前很可能已經進入“劉易斯拐點”,其原因很明顯:首先,從需求面來看,過去20年來中國經濟強勁增長並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將成千上萬的農村閑散人員吸引到城市和工廠企業工作;其次,供給面也發生了巨大的人口結構轉變。計劃生育政策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在城市推行,到上世紀70年代末,計劃生育政策正式確定為“獨生子女”政策。這為中國的人口數量(以及勞動力人口)見頂提供了條件。

  之前我們選用的各類教育數據顯示,至少在過去幾年中,新增勞動力人口一直呈下降趨勢。最近的一系列停工事件也反映了這一現象,顯示出提高工資的要求已不在少數。

  中國的人口結構正在轉變,而且沒有回轉跡象。我們還不確定是否可以宣布中國的“廉價”勞動力時代已經終結,但毫無疑問中國的工資水平存在明顯上漲趨勢。

  文章分析,如果中國的勞動力人口增長停滯,將會給中國宏觀經濟和商業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下面列出人口結構轉變可能帶來的十項發展趨勢:

  1.低技術工人的名義工資水平將持續上漲。大部分年份的平均工資增速將在10%~15%,隨經濟周期性波動而有所增減。對於那些掌握一定技能的工人,工資的增長前景可能更樂觀一些。

  2.隨著法律制度的健全,企業將面臨越來越大的職工社保壓力(包括養老金和醫療保險),而目前實際上僅有少數企業為員工提供完整的社保支出。鑒於社保支出約相當於員工工資的 30%~35%,這將成為企業的另一筆額外支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