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港人宜理性梳理悲憤情緒

http://www.CRNTT.com   2010-08-29 08:29:33  


這是8月25日在香港拍攝的菲律賓人質事件遇難者迎接儀式。當日,搭載菲律賓人質事件8名遇難香港同胞遺體和部分傷員、旅行團成員及家屬的包機返抵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副主任李剛、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特派員呂新華等到機場迎接。新華社記者黃曉勇攝
  中評社北京8月29日訊/“香港遊客在菲律賓被劫持為人質,最後以不應有的流血悲劇收場。這一事件近日引起輿論密切關注和海內外華人的一致悲憤之情。但在表達悲憤的過程中,華人社會似要注意理性掌控和梳理自己的情緒,以免本來極為合理的悲憤之情滑向不理性的極端民族主義乃至種族主義的邊緣。”新加坡《聯合早報》昨天登載邱震海的文章“港人宜理性梳理悲憤情緒”如是說,詳細內容如下:

  香港遊客在菲律賓被劫持為人質,最後以不應有的流血悲劇收場。這一事件近日引起輿論密切關注和海內外華人的一致悲憤之情。但在表達悲憤的過程中,華人社會似要注意理性掌控和梳理自己的情緒,以免本來極為合理的悲憤之情滑向不理性的極端民族主義乃至種族主義的邊緣。這實際上涉及中國國民集體精神世界的成熟問題;而這對於正在崛起的中國及其對國際形象,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人質危機:漠視生命應受譴責

  必須承認,菲律賓當局此次處理香港人質被劫持事件,不但非常不專業,而且還顯示出相當程度的對生命的冷漠。無論是菲律賓特警部隊的作業,還是其政府部門面對香港特首和公眾質詢的表現,都顯示出這一點。當然,亡羊補牢,菲律賓當局在事後的一些處理,多少挽回了這個國家形象的一些損失。

  客觀地看,菲律賓此次處理人質危機的手法、政府部門的拖沓、國民在路邊的圍觀和嬉鬧,既顯示了其警隊的不專業,同時也顯示了其整體經濟水平、國民素質和現代文明水準的低下。從這個意義上說,一次本可以成功化解的人質危機最後以大規模人命犧牲收場,確實令華人社會感到悲憤。也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華人社會任何的悲憤表達,尤其是對菲律賓當局在危機發生時依然漠視生命的態度感到義憤填膺,都是極其正常的情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