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人口紅利結束應是國民福利的回歸

http://www.CRNTT.com   2010-09-13 07:48:36  


中國的人口紅利期即將結束,到2039年,將出現“老齡社會危機時點”。
  中評社北京9月13日訊/由全國政協舉辦的“21世紀論壇”召開主題為“通過養老保險制度化老年危機為老年紅利”的專題研討會指出,2015年勞動人口將開始下降,老齡人口加速上升,一直要到2039年才會開始下降。也就是說中國的人口紅利期即將結束,到2039年,中國將出現不足兩個納稅人供養一個養老金領取者的局面,這被稱為“老齡社會危機時點”。

  燕趙都市報刊登時評人畢舸文章表示,人口紅利的消失幾乎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這是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副作用”:即男女結婚生育年齡的普遍推遲,再加上基於國情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下一代”數量減少。而國民個體健康水平的提升又帶來老齡化人口遞增,因此“30年後兩個勞力養1個老人”成為可以想見的結果。

  文章認為,人口紅利的結束並不可怕,但相應的國民福利回歸應當盡早提上議事日程。2009年8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胡曉義表示,中國農民60歲以後都將享受到國家普惠式的養老金。

  國家養老金的設置,對農民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對於中國農民的養老來說,主要是以家庭養老、養兒防老為主。但是,現實的問題是,大多數農村家庭並不富裕,任何一個勞動力都是非常寶貴的資源,任何“吃閑飯”的人員都被視為極大的負擔。因此,經常可見的情景是,很多農村老人一直到六七十歲還必須下地幹活養活自己,而和他們差不多年紀的城里人早已在頤養天年了。

  導致這種情況的根源是中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策略選擇。在以往幾十年里,國家通過放棄農民社保利益、低價購糧、工農業剪刀差等方式,不但積累了工業建設資金,而且建立起了城市社保體系。在農村“補貼”城市多年後,建立農保體系、城市反哺農村,是理所應當的。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