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經濟適當減速要有容忍度

http://www.CRNTT.com   2010-10-21 08:33:09  


 
  總體來看,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將繼續,世界經濟復甦將是緩慢曲折的過程。這些新情況新變化表明,中國現有的產業結構和依靠出口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難以為繼,很難繼續依賴傳統製造業的再次擴張和出口來拉動經濟增長。

  文章認為,當前,由生產要素推動的中國長期經濟增長率會有所降低,潛在經濟增速估計會從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10%和“十一五”期間的11%左右降至現在的9%左右。理由有三點:一是資本積累的速度減慢。中國相當一部分製造業產能過剩,企業創新能力弱,民營企業投資意願低,地方基礎設施投資效率不高,高投資難以維持;二是改革帶來的效應下降。近年來,在一些亟待深化改革的領域內,改革進展遲緩甚至近乎停滯,阻礙了要素市場的發育,由改革帶來的生產率提高的速度在減慢。三是對外開放效應減弱。在完全履行加入WTO的承諾、對外開放的深度和廣度已經達到較高水平的情況下,對外開放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在遞減。特別是金融危機發生後,貿易戰和匯率戰此起彼伏,中國的外貿環境不斷惡化。此外,中國勞動力成本已經明顯上升,能源、環境成本也在提高,通過外經貿渠道帶來的技術外溢效應也減弱。

  因此,要全面、科學地分析影響中國經濟減速的各種因素,客觀看待和正確認識中國的經濟減速。近期,不宜追求過高的經濟增長速度,對經濟放緩要有一定的容忍度。中國經濟經歷了30年的高速增長,經濟結構需要調整,經濟發展方式需要轉變。只有把經濟增長速度控制在潛在經濟增長速度之下,才能為生產要素的配置騰出空間,才能調整要素投入結構和產業結構,才能緩解資源和環境的瓶頸制約。

  同時,面對可能的經濟減速,我們要採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擴大內需,穩定外需,盡可能穩定經濟增速。

  當前,中國的財政政策會繼續以積極為主,貨幣政策以穩定為主,以支持短期經濟保持平穩增長,為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創造良好的宏觀經濟環境。同時,應著力推進體制改革,激發和提升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力爭在經濟結構調整上取得新突破。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