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日本反華遊行示威的背後及其含義

http://www.CRNTT.com   2010-10-24 12:21:56  


8月15日,幾名日本軍國主義者在靖國神社內“招魂”。當天是日本戰敗日。記者 季春鵬/攝
  中評社北京10月24日訊/日本龍穀大學名譽教授卓南生撰文“日本反華遊行示威的背後及其含義”指出,在戰後的日本政治史上,“一小撮右翼”從來就不是與主流保守政治分開或孤立的一股勢力,而是與當政者或鷹派政治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是確保日本保守政治運行的別動隊。就以這回撞船事件為例,兩者之間形影不離、相互呼應的實例比比皆是。卓文分析如下: 

  緊隨著日本右翼大規模包圍中國駐日大使館的示威遊行,中國國內的幾個城市也相應發生了相抗衡的遊行事件。 

  針對上述事件,不少關心中日關係的國際觀察家都擔心兩國的領土紛爭將發展為兩國國民情緒的對立。於是乎,“官方克制、民眾情緒化”論、“一小撮右翼攪亂”論、“日本鷹派政治家主導論”等遂成為了不少論者談論的話題焦點。 

  戰後日本街頭右翼在大街小巷高喊偏激口號,可以說是司空見慣的事。但像這回這般大規模遊行,並吸引不少新生代參加及較早時揚言要在18個城市展開抗議行動,還是少有的事。這是否意味著被視為“一小撮右翼”的隊伍正在成長和壯大? 

保守勢力的別動隊 

  認真分析,在戰後的日本政治史上,“一小撮右翼”從來就不是與主流保守政治分開或孤立的一股勢力,而是與當政者或鷹派政治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是確保日本保守政治運行的別動隊。就以這回撞船事件為例,兩者之間形影不離、相互呼應的實例比比皆是。 

  可以這麼說,在當局以“國內法”拘留中國漁船、漁民(包括船長)至船長釋放為止,日本舉國都在支持官方所採取的“毅然”態度。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