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消費者信心指數回落值得警惕的信號

http://www.CRNTT.com   2010-11-20 08:36:39  


  中評社北京11月20日訊/三季度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比二季度回落5個點,應該說回落幅度不小。千龍網 刊登時評人餘豐慧文章分析,中國消費者信心指數明顯回落的原因主要在於兩個方面:首先,居民收入增長緩慢,制約了消費的提高。金融危機後,增加居民收入寫在紙上、喊在口上的多,而真正落在實際行動上,提高普通百姓收入的具體措施很少,居民收入真正得以提高幾乎沒有。特別是限制國企、金融高管過高收入幾乎沒有任何進展,國企高管們照樣拿天價年薪,照樣巨額職務消費。收入分配不公問題只是反響強烈,而改革沒有絲毫進展。普通大眾收入不見提高,而物價卻步步升高,大大制約了消費,消費者信心指數怎能高漲? 

  其次,物價大幅走高,嚇退了消費者消費欲望的提升。在房價依然居高不下,依然在吞噬百姓消費潛力的情況下,進入二季度後,居民消費品價格直線上漲,大大加大了百姓生活負擔,大大制約、擠壓了百姓消費。同時,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現象是,進入10月份後,以棉花漲價帶動棉布服裝大幅漲價為領頭羊,目前服裝等百姓日用品都開始大幅漲價,這會不會導致物價全面上漲?是否意味著一個全面通脹期正在臨近?

  另一個非常值得深思的是,流動性泛濫、貨幣泛濫是物價上漲的罪魁之一,是通脹的禍首之一。但是,極度泛濫的流動性並沒有“流到”百姓腰包,貨幣泛濫也沒有“泛濫”給普通居民,而是泛濫和流到了投機者手中,熱錢成為流動性泛濫推手。在這種情況下,貨幣泛濫使得各行業、各種商品投機嚴重,各種商品價格被投機炒作的越來越高,普通居民在收入沒有提高的情況下,承受著被投機炒高的商品價格,立馬就表現出消費不振和生活負擔加劇。

  文章表示,中國經濟正在痛苦轉型,核心之一是,把經濟過度依靠投資和出口拉動轉變到消費需求拉動上,使得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而目前這種百姓收入不漲而物價猛漲的現象不但加重了百姓的生活負擔,影響了民生改善,而且是中國經濟轉型的殺手。應該迅速採取措施,盡快改變這種惡性狀況。
 
  當務之急是多策並舉與通脹做不懈的鬥爭,迅速遏制物價上漲的勢頭,使得消費提升有一個合理、公平、寬鬆的市場環境。同時,盡快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上議事日程,大幅度增加普通百姓的收入,把消費傾向高的普通百姓消費提振起來,使得中國經濟發動機真正加足馬力。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了穩定消費價格總水平、保障群眾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希望這些政策措施盡快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