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進京自首:創意“有才”更有警示意味

http://www.CRNTT.com   2010-11-23 14:11:59  


 
  古語說,人若無信,不知其可!實際上,官若無信,更是不知其可!正因為民心在某些地方陷入了“不信任”的困局,所以才怕“落入當地警方之手”;所以才會千方百計舍近求遠地“越級上訪”;所以才會捨棄正常信訪通道不用想盡辦法搞“網曝”……反過來講,沒能在根源處解決的矛盾,也因此更加複雜,社會維穩經費成了巨額數字。“進京自首”與其說是一個農民的創意,不如說是一個弱勢者的生存智慧。有網民說,都去北京自首了,當地政府還幹什麼,這不是浪費資源嗎?可問題是,這是應該由童貽鴻回答的命題嗎?

  基層政權的支撐點不是別的,正是“民心”,正是民眾的信任,我們不能容忍社會對政府、對公權信任度的下降。怎麼才能解除童貽鴻們心靈深處的疙瘩?最終恐怕必須落腳於改革的步伐,解決基層權責匹配、解決基層民主權利、解決對於司法的監督……這些道理說起來比較“大”,但卻是治本之策,時不我待。 (畢詩成,媒體工作者)

釘子戶為何進京自首

2010年11月22日08:22 來源:《新京報》

  11月21日,武漢洪山區“釘子戶”童貽鴻坐飛機來到北京向警方“自首”。11月18日,三十多人和一輛破拆機強拆童貽鴻家,他向樓下投擲磚頭,結果“導致一人重傷”,在被當地警方通知做筆錄之後,他由於不信任當地警方,所以選擇向北京警方“自首”。目前湖北警方也已派人進京。

  其實,童貽鴻未必不明白他的案子還是要打回湖北,但他還是來北京“自首”。這表示他對北京———國家司法的信任,卻不再相信當地的司法機關。本案折射出:拆遷案件中,地方司法的信任危機。

  近年來,一系列暴力拆遷案,牽動國人的神經:我們驚詫於受害者的苦難,也同樣驚詫於公權力保護公民財產的蒼白無力,甚至有時公權還直接衝到暴力拆遷的一線。這就是童貽鴻不願相信當地警方的原因所在。

  在各地發生的許多拆遷血案中,往往都有一個驚人相似的情節,血案發生前,拆遷方往往利用黑惡勢力,採取各種違法手段威脅拆遷戶,但對此,拆遷戶往往四處求告無門。例如江蘇省宿遷市的王馬玲因不堪忍受拆遷人員逼上門的不斷騷擾與折磨,砍死拆遷者。之前面對拆遷人員多次打罵,王馬玲等人曾報警,但仍無濟於事。

  再如,一些所謂“拆錯房”案中,主人出門買菜,回家時卻發現家已被拆。明擺著誰是責任人,但很少有警方去追究違法者。

  當法律不能在公民需要時給予保護,那麼法律就難以得到公民的敬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