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用“鐵腕”推進區域經濟多樣化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1-01-10 09:24:26  


  中評社北京1月10日訊/近來,高鐵概念受到了投資者的廣泛追捧。可以說,在應對本輪金融危機的重大舉措中,建設高速鐵路及現代化鐵路網,是極富遠見的部署之一。它的意義絕非僅局限於鐵路一端,而是在用“鐵”的手腕,將廣大內陸地區與沿海發達地區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其意義非同小可。同時,面臨的問題也值得注意。

  據鐵道部消息,2011年全國鐵路將安排建設投資7000億元,新開工項目70個,其中高鐵和城際鐵路項目15個,區際幹線和煤運通道項目26個。這是繼去年安排7000億元和前年安排6000億元鐵路基本建設投資之後,又一個大投入、大建設之年。經過這幾年的鐵路建設大發展,中國已經走到了世界鐵路運輸的前沿,更重要的是,新的路網建設正在為廣大內陸地區的經濟騰飛打下了“鐵”的基礎。

  據2008年調整過的《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0年,中國的鐵路營業裡程將達到12萬公裡以上,複線率和電化率分別達到50%和60%以上,主要技術裝備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主要繁忙幹線將實現客貨分線,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結構清晰、功能完善、銜接順暢”的鐵路網絡。

  上海證券報發表首席編輯亞夫文章表示,從現在的建設進展看,這個規劃很可能會被再次突破。比如,在2008年調整的規劃中,新的“四縱四橫”客運網路就要比先前拓展許多。調整後的城際客運系統將覆蓋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長株潭、成渝以及中原城市群、武漢城市圈、關中城鎮群、海峽西岸城鎮群等經濟發達和人口稠密地區的城鎮。

  另外,為促進西部開發、完善路網布局,2008年的規劃還有另一項內容,即以擴大西部路網規模為主,形成西部鐵路網骨架,完善中東部鐵路網結構,提高對地區經濟發展的適應能力,規劃建設新線約4.1萬公裡。其中,列出了12項以西部為主、連接廣大內陸地區和東部發達地區的鐵路網絡。這些路網以邊疆地區為骨幹,內接東部外聯周邊國家,打通了中西部地區的內外貿通道。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