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否決申辦亞運,香港做對了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1-19 09:23:33  


1月14日,香港特區立法會財務委員會否決了特區政府提出的以60億港元經費申辦2023年亞運會的撥款申請。圖為大屏幕上顯示的投票結果。新華社記者 呂小煒 攝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訊/1月14日,香港立法會在經過兩個多小時辯論後,以40比14的投票否決了香港申辦2023年亞運會的60億元撥款申請,為香港申辦亞運基本畫上了句號。對此,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千帆昨天撰文“否決申辦亞運,香港做對了嗎?”指出:香港立法會此次投票否決申亞之所以令人欣慰,正在於其體現了自己有能力充當香港社會公共利益的試金石:

  1月14日,香港立法會在經過兩個多小時辯論後,以40比14的投票否決了香港申辦2023年亞運會的60億元撥款申請,為香港申辦亞運基本畫上了句號。於是,有內地媒體不無遺憾地報道稱“香港申亞夢碎”。

  事實上,早在撥款辯論前夕,香港立法會財委會已有逾半數議員表態反對香港申亞。多數委員認為,港府申亞存在費用預算混亂、沒有清晰交代巨額開支如何使用、沒有解決精英運動員退役出路等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申亞夢碎”不僅未必是香港的遺憾,甚至可能是香港社會的福音。香港立法會以多數投票否決申亞撥款,至少表明它對於維護香港社會的公共利益是相當管用的。

  依基本法的規定,香港的政治體制模式是“行政長官負責制”,即行政主導、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互相制衡又相互配合。但是作為香港的立法機構,立法會畢竟行使著基本法第73條規定的諸多職權,其中除了“制定、修改和廢除法律”之外,還包括“根據政府的提案,審核、通過財政預算”、“批准稅收和公共開支”、“就任何有關公共利益問題進行辯論”以及“接受香港居民申訴並作出處理”等。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