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觀察“蘇紫紫事件”的三個視角

http://www.CRNTT.com   2011-01-25 11:40:40  


 
  炒作沒有原罪,在眼球經濟時代,適當地推銷自己很有必要。但是,筆者認為,在炒作盛行並且已經異化的現實語境中,有幾點需要把握。

  其一,警惕嚴肅議題推手化。《人民日報》曾經報道過全國數千家網絡推手公司操縱網絡民意的現象,為了達到奪人眼球的目的,將嚴肅的社會議題娛樂化,使一些本該引起人們反思的事件變得缺乏意義,例如一些校園暴力畫面以“門”的形式出現在網上,再加上那些煽情式的標題和各種肆意的跟帖,就成為一種暴力欣賞。一些人為了製造“門”的轟動效應,還將許多隱私照片暴露在網上,其結果是網頁瀏覽的低俗化。顯然,人為製造民意,刻意嘩眾取寵,為了嘩眾取寵,故意製造泡沫化的賣點,就十分不妥。

  其二,警惕身體消費化。這是一個消費主義至上的時代,不少人什麼都可以消費,什麼都拿來消費,包括身體。於是,一些人為了成名,無所不用其極,最熱衷的途徑就是展示身體,消費裸體,兜售隱私。正如清華大學教授肖鷹所稱,“一脫成名”已經演變成為一個消費市場以青春女性作粉色消費品的流行生意經了。換言之,在今天的娛樂界,對於那些渴望以捷徑取勝的女生,“一脫”已經失去道德的禁忌,而只有“成名”的誘惑了。當成名成了終極目標,哪怕展示裸體甚至性愛畫面都在所不惜,這樣的成名已經畸態了。

  其三,警惕證偽滯後化。一些炒作明顯是虛假信息,但經過網絡推手的連番轟炸之後,迅速占領網絡甚至媒體,可謂流毒甚廣。證偽不能滯後,一旦滯後,就會以訛傳訛,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即便日後再證偽,也難以迅速平息事態。而且,珍貴的輿論資源被一些惡俗不堪的虛假信息所占領,委實是一種浪費,畢竟有那麼多民生話題需要關注,有那麼多弱勢群體需要關懷。為此,不僅是網友,媒體人同樣需要多一些甄別之念,不能為網絡推手牽著鼻子走,更不能為了製造噱頭,明明知道該信息虛假還將錯就錯,以引得觀眾關注。

  總之,對蘇紫紫本人不必抱有太多的道德宣判,但對“蘇紫紫事件”所映射的社會現象,不能不關注和警惕。(北青網-北京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