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果“後石油時代”真的來臨

http://www.CRNTT.com   2011-01-26 08:54:38  


  中評社北京1月26日訊/國際能源署1月18日發布報告,調高2011至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期。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以及美國能源部信息情報署的預測都與此類似。

  油價居高不下,已引發人們對世界經濟走向的擔憂。調高全球需求增長預期,更增添了人們對世界石油市場的關注度。其實,數據顯示,世界石油產量近年來大致持平,2006年39億噸,2008年達到39.35億噸,2009年產量略有回落。未來兩年的石油供給也不會出現大起大落。石油輸出國組織未來兩年的石油產量僅比2010年上升30萬桶/天,且供給方面的主要特點是剩餘產能較少。國際能源署認為,該組織的剩餘產能在未來兩年內將低於每天500萬桶。

  人民日報發表中國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馮連勇文章分析,到底是什麼因素使油價不斷走高?石油峰值論可能是油價居高不下的主要“幕後推手”,金融投機、美元匯率以及安保形勢等也將助推油價的進一步上漲。

  簡而言之,所謂石油峰值論,說的是石油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在某地區產量達峰值後將不可避免地下降。本世紀以來,關於石油峰值的研究越來越多,給世界能源形勢的判斷陡然增添了不確定性,也給政府的決策增加了難度。國際能源署也在2010年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中首次用“幽靈”來形容石油峰值,儘管使用的是疑問句的語氣,但該組織已承認,常規石油峰值已在2006年到來。爭議的焦點在於非常規石油和替代石油的量有多大。

  文章表示,如果確認了石油峰值的來臨,那麼就可以說世界正在進入“後石油”時代。這個時代將大致有如下特征:一是石油產量已經處於高峰平台期;二是油價在高位劇烈震蕩;三是很多國家和公司開始行動應對石油峰值。它將對世界經濟、政治、社會等領域都產生巨大影響。換言之,就是石油成本越來越高,產出率越來越低,生產難度越來越大,價格也會一路走高。如果出現像去年墨西哥灣漏油事件那樣的“意外”,不但石油生產受到影響,供給還會因安全、環保、技術等約束而受到限制。從目前看,全球石油需求勢頭依然旺盛,尤其是新興經濟體的快速發展,還會拉高對石油的需求,漲價難以避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