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盡快查清並公佈毆鬥事件防止陰影擴散

http://www.CRNTT.com   2011-02-15 08:51:24  


 
  關於這一事件的誰是誰非問題,在有權威說法之前,我們不好妄作評判,以至作出誤導輿論。但一宗導遊與旅客互毆事件之所以能演變成百多名導遊“團結一致”地包圍旅遊巴,則顯然是受到香港個別媒體關於“旅遊霸”的報導和評論的影響,而先入為主地在潛意識中,將某些行為出格的遊客都當作是存心要詐償的“旅遊霸”,藉此鬧事詐取賠償,儘管這些遊客的出格行為並非是為了詐償,可能只是單純的急躁粗暴而已,但受到香港“旅遊霸”事件影響的澳門導遊,卻是以防遏“旅遊霸”的心理,進行自保行動。由此可見,有關“旅遊霸效應”的陰影,已經籠罩著澳門導遊的心理,當然也同樣對澳門居民造成一定的影響。

  所謂“旅遊霸”事件,其過程可謂迂迴曲折,奇峰兀起。今年年初三,香港友佳旅行社的女導遊阿蓉被指不滿團員在珠寶店只看不買,指罵團員是狗、是窮人。被罵的張氏夫婦反擊,雙方大打出手,張勇對著中央電視台的鏡頭怒斥導遊逼購物及打人。張勇報警後,警方拘捕包括他在內及阿蓉等涉案三人。事件發生到此,在包括中央電視台在內的多數媒體的報導下,因為有“惡珍導遊罵遊客”事件和乒乓名將猝死事件在先,社會輿論都是以譴責“惡導遊”及違規接待“零費團”的旅行社為主,並擔心事件將會進一步損害香港旅遊業。而實際上,此時內地的互聯網,也是充斥了痛罵香港旅遊業的聲音,並煽動網友不要到香港旅遊。

  國家旅遊局也對事件表示關心。

  但在一夜間突然傳出,友佳旅行社與張勇“傾談”,雙方就賠償金額爭持不下,張勇提出七十萬元賠償額,並以向外踢爆旅行社更多問題作威脅,最後友佳旅行社願付十二萬元予張氏夫婦,張勇並簽下收據,但收據未有列明收錢後不能作供,而旅行社聲言是心甘情願付錢。張氏家庭隨即獲安排入住較佳的酒店,兼遊迪士尼樂園,其他團友也獲“升級款待”。張勇的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變,不再責怪阿蓉:“因言語與導遊發生誤會。我對導遊的道歉和公司的服務很滿意。”張勇夫婦二人在法庭上也不指控導遊阿蓉,結果三人被法庭判守行為十二個月,張勇夫婦倆即乘車離港。事後更傳出,張勇是內地一個城市的中級法院的工作人員。就這樣,社會輿論立即轉向,一片痛罵“旅遊霸”之聲。有公關界人士指出,這是一次成功的“轉移視線”操作。實際上,某家“凡中必反”的媒體,就連續發表評論,向內地遊客大潑污水,並指責“內地內地惡質化社會對香港文明的踐踏”。香港導遊業人士也憂心忡忡,擔心有旅客日後會仿效而誇大投訴,借此索取賠償。一些受訪的香港旅遊業界人士也擔心,這次事件開了壞先例,甚至會招攬“旅遊霸”借機鬧事詐取賠償。有人研究此現象,指出其中三個要點:一,明指張勇是內地公務員;二,暗指張勇是“旅遊霸”;三,將旅行社的賠償歪曲成“掩口費”,暗指張勇“妨礙司法公正”。強調遊客的公務員身份,其實就是在利用兩地目前普遍的仇官情緒來變相抹黑遊客,進而掩飾導遊的責任。把其他旅客敲詐放在這次事件中一起報導,也存在很大的誤導作用。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