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國在利比亞危機處理中的兩大亮點

http://www.CRNTT.com   2011-03-05 10:53:54  


 
  據維基洩密透露,2009年,卡扎菲曾主動提出幫助美國打擊基地組織,意在投靠美國,但沒有達成結果。前總統小布什在中東推進民主的企圖受挫之後,美國已不再尋求改變中東。2009年6月,美國現任總統巴拉克.奧巴馬訪問沙特、埃及等國家。在開羅大學的演講中,奧巴馬說:美國“不假定知道對每一個人最好的是什麼”。美國和中東國家的領導人取得了諒解。

  去年聖誕節期間,突尼斯的抗議已爆發,法國外交部長米謝勒.阿利奧.馬里卻在享受突尼斯政府提供的特權假期,她的父母還和突尼斯總統親信有交易。2月27日,她被迫辭職。這只是她的個人行為,但歐洲政府與北非關系良好,意大利、法國和英國需要利比亞的石油。

  這次起來抗爭的是這些國家的民衆。他們深受本國領導人的壓迫和剝削,現在則被當作敵人。美國及其歐洲盟國考慮在利比亞上空設立禁飛區,制止卡扎菲派戰機轟炸“愛”他的國民,但不准備在地面上幹涉。無論他們的行動是否夾雜私利,禁飛顯然有利於和平的早日到來。

  發達國家深知人道主義的力量,經常不敢回避,有時利在其中。這次,中國也向人道邁出了一大步。

  中國的亮點之一

  中國在這場危機中的表現有兩大亮點:一是迅速幫助在利比亞的中國人撤出,接著又派去軍艦和軍用運輸機;二是在聯合國安理會投票贊同把卡扎菲和他的黨徒送交給國際刑事法院。這兩點有一個共同之處,即顯示了人道的力量。人道的軍事力量和軍事力量的人道不可分割。有了合乎道義的目標,才能師出有名;出師,必須為保障人道,同時也將保護和促進利益。

  2月26日,聯合國安理會的15個成員國一致投票通過決議,對利比亞實施武器禁運,禁止運送雇傭兵到利比亞;凍結卡扎菲、他的5個兒女和10名官員的財產,對他們實行旅遊禁令;向利比亞提供人道主義援助。這些措施的目的是制止卡扎菲屠殺他的國民,幫助利比亞恢複和平。決議還有極其重要的一條,不僅為了利比亞的現在,也為了世界的未來,即安理會授權國際刑事法院調查2月15日利比亞抗議活動爆發以來的犯罪行為,審判卡扎菲和他的黨徒是否犯有戰爭罪、反人類罪和種族滅絕罪——種族滅絕確實會在本民族之內發生。

  中國對這個決議投了贊成票。這不僅顯示了中國的價值判斷,也順應了利比亞民衆的呼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