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利比亞會是第二個伊拉克嗎?

http://www.CRNTT.com   2011-03-07 09:31:40  


 
  第三,利比亞的阿拉伯-伊斯蘭國家身份使美忌憚。長期以來,美在阿拉伯國家駐軍或對阿拉伯國家動武一向敏感,也往往被“基地”組織利用來反美。當年美駐軍沙特以及兩次對伊拉克動武不僅使阿拉伯國家政府承受來自民衆的巨大壓力,也使美與阿拉伯世界關系惡化,成為“基地”組織製造“9.11”事件和在全球對美發動“聖戰”的主要說辭。因此,奧巴馬上任後不久即赴開羅發表演說,發誓要改善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關系,盡快結束伊拉克戰爭,公開承諾在其任內不會再對伊斯蘭國家宣戰。如今軍事幹預利比亞,實際上公開違背諾言,不僅有損其信譽,也將衝擊美與伊斯蘭國家關系。

  第四,軍事幹預可能帶來諸多後果:可能促使利比亞國內民心轉向,“反對外部侵略”成為卡扎菲重新爭取民心的一個有力武器,卡扎菲已發誓如美軍事幹預將使利成為美“第二個越南”。反政府派別內部也有反對外國武裝幹涉聲音,前司法部長賈利勒反對美軍事介入,美執意幹涉可能促使反政府勢力發生分裂;美軍事介入可能影響正席捲整個中東地區的反政府抗議風潮,促其由反政府轉向反美及西方。

  第五,國際社會未就軍事幹預達成共識。安理會尚未就此問題舉行討論,目前主要是落實剛剛通過的制裁決議。即使在北約盟友內部,除英國態度最為積極外,法國、意大利等國都保持謹慎。此外,俄羅斯反對設立禁飛區和軍事幹預。中國政府強調通過對話等和平手段解決危機,必須尊重利主權和領土完整,應充分聽取和尊重阿拉伯、非洲國家的意見。

  雖然美大規模向利出兵基本可排除,但不排除軍事上一定程度介入的可能,其形式上將主要是三種:大力支持利反對派;設禁飛區,但由歐盟主導,美國協助;向利特定軍事目標(如卡扎菲本人)從海空發動軍事打擊或派小規模特種部隊滲透。

  (作者為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西亞非洲所副所長 2011年03月07日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