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薛理泰:北京為何贊成制裁利比亞?

http://www.CRNTT.com   2011-03-09 09:15:28  


 
  據筆者分析,中國贊成對利比亞實行制裁,既不足以說明中國在有關“不干涉內政”的外交原則上作出了根本性的調整,也不是單純出於維護美、中關係的考量,而是由於一系列複雜的相關因素所致。

  考量之一,是北京同卡達菲政權歷來已久的貌合神離的雙邊關係。卡達菲及其家人同北京早已結下梁子。“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此處不贅。如今卡達菲遇到重大挑戰,固然中國不會落井下石,也不至於幸災樂禍,卻也決不會從井救人。

  之二,利比亞處於北非中心部位。中國與該國遙隔萬里,鞭長莫及。北非向來是歐洲的勢力範圍。中國在那裡沒有什麼重大的國家利益,僅涉及經濟利益。任憑利比亞風雲變幻,就中國而言,無非隔靴搔癢而已。假如友好的鄰國如朝鮮爆發政治動亂,中國勢必堅持“不干涉內政”的原則,寸步不讓,甚至拔刀相助,也不足為奇。可見地緣政治仍然是大國考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之三,2005年,美國副國務卿佐利克主張以務實態度對待中國,並對中國提出了“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responsible stakeholder)”的概念。迄今為止,這一條仍然成為美國政府和學界衡量中國政治行為以及推動決定對華政策的基本標準之一。北京既然把中、美關係列為重中之重,當然一要做到即使不能與美國在國際問題上取向一致,卻也須避免迎頭相撞,二要做到以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出現在國際舞台上。然則,中國對於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重大外交取向,自然不能不予以考量。中國為了同本國國家利益不時產生糾結的卡達菲政權的利益,同美國發生碰撞,豈是智者所為?

  之四,儘管西方國家替安理會起草了制裁卡達菲政權的決議文本,可是這項決議出台的背景是在絕大多數國家及民眾心目中,卡達菲政權倒行逆施,已經失去了執政的合法性。尤其令卡達菲同情者瞠目結舌的是,利比亞駐聯合國大使居然與卡達菲劃清了界限,親自寫信要求國際刑事法院調查卡達菲政權涉嫌反人類的罪行。何去何從,不言而喻。

  之五,卡達菲政權在其國內天怒人怨,在危機處理過程中又眾叛親離,對本國局勢漸失控制力,以動態的視野觀察局勢,則其成為明日黃花是遲早的事。中國對制裁投下贊成票,應該不存在後患的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