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卡扎菲42年治國秘訣

http://www.CRNTT.com   2011-03-22 09:36:27  


卡扎菲
  中評社北京3月22日訊/利比亞局勢撲朔迷離,讓人有霧裡看花的感覺。要理解利比亞目前的局勢,必須回顧1969年以來利比亞政治體制的演變。卡扎菲認為,決策要集中,執行要分散。其實質,是最高權力向卡扎菲個人集中。學者吳冰冰撰文“卡扎菲的42年治國秘訣”:

  利比亞局勢撲朔迷離,讓人有霧裡看花的感覺。1969年9月1日,包括卡扎菲在內的一批年輕軍官發動政變,推翻伊德里斯王朝,建立共和國,1977年又改為民眾國。卡扎菲執政42年,以效忠於自己的非正式組織機制取代正式的國家組織機制,以自己的家族和部落為基礎,建立起個人的集權統治。

  要理解利比亞目前的局勢,必須回顧1969年以來利比亞政治體制的演變。卡扎菲認為,決策要集中,執行要分散。其實質是最高權力向卡扎菲個人集中。

  從1969年“九一革命”到1973年“人民革命”是利比亞政治體制演變的第一個階段,核心是創立“阿拉伯社會主義聯盟”和改組地方政府。

  “九一革命”後,由12名軍官組成的革命指揮委員會(革指會)成為國家最高立法機構和行政機構。革指會任命內閣,組成中央政府。

  1971年6月,利比亞宣布成立“阿拉伯社會主義聯盟”(社盟),其他一切政黨都被宣布為非法。社盟事實上具有政黨和議會的雙重性質,年滿18歲的工農勞動者都可以參加。利比亞地方政府由省市兩級政務委員會構成,委員多為社盟成員。

  卡扎菲創立社盟的目的,是通過社盟建立革指會統治國家的有效機制。但事與願違,社盟並沒有完全服從革指會的領導,而是逐漸提出獨立於革指會之外的政治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卡扎菲於1973年4月15日發動“人民革命”,試圖創立新的機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