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解密塔利班

http://www.CRNTT.com   2011-05-25 12:04:18  


    
  塔利班政權實行高度的中央集權制,組織機構嚴密。塔利班總部設在坎大哈。最高領導人為毛拉穆罕默德.奧馬爾。最高決策機構是大協商會議(大舒拉),成員約50人,常務委員會7人,研究並決定重大問題,奧馬爾是大協商會議及其常務委員會主席。最高執行機構是設在喀布爾的部長委員會。委員會負責處理日常事務,下設國防、外交、內政等20個部。   

  塔利班在其控制區內,全面推行伊斯蘭法,實行極端宗教統治,聲稱要把阿富汗建成世界上最純潔的伊斯蘭國家。塔利班頒布政令禁止電影電視,嚴控娛樂活動;男人必須蓄須,女人必須蒙面,不允許婦女接受教育和就業,違者將受到嚴厲懲罰。 

  塔利班政權成立後,只得到巴基斯坦、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三國的承認。由於塔利班拒絕交出涉嫌在美國製造“9.11”事件的本.拉登,2001年9月22日和25日,阿聯酋和沙特阿拉伯先後宣布斷絕同阿富汗塔利班政權的外交關系。

意識形態

  塔利班的極度嚴格和反現代的思想被形容為一個“結合普什圖部族律法的沙裡亞法規創新形式”,以激進的德奧班德學派觀點詮釋伊斯蘭教。此外,他們的思想也受到瓦哈比派的遜尼派財政支援者及奧薩瑪.本.拉登的影響 塔利班的意識形態與被他們趕走的前反蘇游擊隊統治者有所不同。塔利班禁制許多以前舊政權容許的活動,例如女性就業及上學、電影、電視、音樂、舞蹈等活動。他們新成立的宗教警察負責執行上述的禁令,違例者可被鞭打。不過多數阿富汗人並非普什圖族,以前一向奉行比較寬鬆的伊斯蘭教規條。雖然塔利班與瓦哈比派相似,不過兩者也有一些分別。塔利班反對“部族和封建架構”,把傳統部族領袖的領導角色清除。另一方面,因為他們不願與其他人分享權力,而且他們絕大多數是普什圖人,他們的統治意味多民族的阿富汗由普什圖人當權,可是普什圖人只占全國約42%的人口。與瓦哈比派及德奧班德學派一樣,塔利班強烈反對什葉派,他們宣稱占全國約10%人口的哈扎拉族不是穆斯林。塔利班不願意跟其他穆斯林辯論教義,甚至不允許穆斯林記者質問他們的法令或討論古蘭經的詮釋。

主要運動

  塔利班成員自稱“伊斯蘭學生”,而他們運動的主旨據稱是為了把阿富汗重新引導到伊斯蘭的律例統治下。按照塔利班自己的說法,他們的運動開始於1994年9月,發源地是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當時坎大哈正被對平民實行燒殺搶掠的軍隊困擾,一個名叫穆拉。穆罕默德。奧馬爾的穆斯林決心終止這些令人發指的行為,於是他發起了名為“塔利班”的改革運動。這套故事聽起來很不錯,但事實卻並非如此。

  在前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塔利班的基層戰士、那些年輕的阿富汗人曾經在巴基斯坦的宗教學校裡學習;塔利班初創時期的高層官員則由阿富汗前政府官員以及當時沙特阿拉伯與巴基斯坦控制的傀儡組成。當時在塔利班內部甚至還有巴基斯坦人存在。當年的《亞洲周刊》(1996年11月25日)與《時代》(1996年11月)都曾報道過有關塔利班隊伍中的巴基斯坦人的故事。《時代》甚至還刊登過一組被拉巴尼總統領導的阿富汗政府囚禁的巴基斯坦裔塔利班戰士的照片。

  當時為塔利班軍隊提供訓練的是“邊境警察(Frontier Constabulary)”:巴基斯坦內政部下屬的一支與正規軍平行的軍事力量。邊境警察當時的負責人是納斯魯拉。巴巴爾將軍。ISI在塔利班形成的初級沒有起什麼作用,但顯然參與了塔利班後來發展階段的組織培訓工作。當時的巴基斯坦將塔利班訓練成熟後,稱塔利班是一個信仰伊斯蘭教、抵制腐化、旨在重建阿富汗國內和平的穆斯林游擊隊組織。   

  當前蘇聯承認羞辱且花費甚高的失敗而撤兵後,阿富汗境內接踵而來的是一場毀滅性的內戰。塔利班最終在內戰中勝出,並在1996年占領了喀布爾。這一勝利付出的代價是驚人的。盡管阿富汗在地圖上還存在,但它作為一個國家行使主權的能力已經癱瘓。許多城市在戰爭中被夷為平地,水源供應不足,健康護理完全消失,只有少數幸運的人可以受到正統的教育。在這22年的衝突裡,有上百萬阿富汗人喪生,幾百萬難民逃到鄰近的巴基斯坦與伊朗,其中有半數至今仍滯留在這些國家。   

  在這種狀況下,可以在短時間裡終止混亂狀態的塔利班式的鐵拳統治無論如何比毫無止境的血腥內戰衝突會更受歡迎一些。獲取政權後,塔利班的領導人宣布拉巴尼領導的是非法而且違反伊斯蘭教義的政府,艾哈邁德。沙。馬蘇德的名字也被列入了罪犯名單。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