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唱衰中國經濟是一種另類提醒

http://www.CRNTT.com   2011-05-25 08:24:56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訊/人口紅利漸失、勞動力成本上升、資源供應瓶頸以及國際競爭擠壓,或將使中國的高速增長周期告一段落。但若因此斷定中國經濟奇跡即將成為歷史甚至2020年前危機被引爆,似是博得眼球關注的國際炒作。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唱衰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對我們來說或許是一種另類提醒,將促使中國更加重視制約經濟長期發展的諸多瓶頸。隨著中國經濟基數的增大和既有增長動力的不斷減緩,中國必須尋求中等增速條件下的效率改進之道。證券時報發表上海外國語大學東方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章玉貴撰文如是說。

  經濟改革負效應陸續體現

  文章稱,細數今日中國經濟領域面臨的諸多棘手難題,無論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收入差距拉大和就業問題,還是民怨日益集中且遭遇巨大改革阻力的高房價問題,乃至治理經濟內外失衡和產業升級等關鍵命題,某種意義上都是長期以來經濟運行過程中諸多矛盾和沉屙的集中或者階段性表達。換句話說,上述這些發展中的問題既是增量改革負效應的陸續顯現,也是改革由整體推進向深層次攻堅過程中遭遇阻力之後的不斷體現。改革既需要關鍵領域的突破,更要有新一輪的整體設計,以確立未來十年乃至更長時期的改革框架。

  但是,首先需要解決的是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問題。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尋求有效經濟增長仍是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一要務。只是當中國經濟規模邁上具有指標意義的5萬億美元的台階之後,中國經濟即便要達到7%左右的年均增速,也是高難度命題。而且從經濟增長的質量來看,假如增長模式無法實現質的跨越,簡單追求國內生產總值(GDP)增幅不僅沒有太多的福利效應,還會導致既有增長模式弊病的進一步惡化;而倘若中國經濟真的像某些經濟學家所說的早就跨過了“劉易斯拐點”,則中國經濟在逐步告別人口紅利之後有可能會迎來痛苦的爬坡期。

  另一方面,人均GDP為4400美元的中國目前正處於人均GDP在900美元至11000美元的中等收入階段的中低端。這是中國經濟邁向更高階段的新起點,也可能是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臨界點。中國也許能在10年內將經濟規模做大到10萬億美元。但業已出現的部分領域突出問題使得我們必須格外警惕可能遭遇的“中等收入陷阱”。如果不能有效制止收入分配格局向政府和企業特別是少數富人的傾斜和集中,不能改變可供民眾分配的最終財富較少以及民眾消費的產品高度市場化格局,則不僅難以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真正轉型,亦很難建立廣受認可與尊敬的發展模式。

  內外經濟的失衡尤其是外部發展環境的可能惡化使得中國在愈來愈不確定的經濟環境中,爆發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