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以色列已錯失和談良機

http://www.CRNTT.com   2011-06-02 11:36:28  


 
  在阿拉伯世界,埃及率先承認以色列,算是以色列罕有的阿拉伯盟友,前總統穆巴拉克更是以巴和談的重要推手;穆巴拉克下台後,過渡政府態度立即生變,對哈馬斯立場軟化,更有跡象向堅決否認以色列存在的伊朗靠攏,讓以色列心驚膽戰,美國主導的延續中東30多年相對穩定的《戴維營協議》幾乎名存實亡。隨著美國長期支持的獨裁者穆巴拉克和本阿裡被趕下台,以色列處境陷入空前的孤立和艱難。如果中東的阿拉伯之春進一步地發展,那麼以色列更沒有任何周旋餘地。這是以色列最害怕,最不願意見到的情況!

  更進一步,隨著阿拉伯穆斯林的覺醒,成千上萬的巴基斯坦人將像也門人、利比亞人、巴林人和叙利亞人一樣,群起追求自由。譬如5月15日,旅居叙利亞的巴勒斯坦人,在戈蘭高地叙利亞一側的阿伊尼.提納舉行紀念巴勒斯坦“災難日”活動。以軍向試圖越過隔離區的示威者開槍,4人被打死,另有約40人受傷。巴基斯坦人這樣的和平示威,以色列能長期武力鎮壓而不受國際制裁麼?恐怕隨著美國政策的更進一步地轉變,這種情況恐怕難以持續。

  再說,過去44年在邊界和人口構成上業已發生了變化,如果以色列強調建立一個猶太人國家,對其統治範圍內的阿拉伯人或巴勒斯坦人實行變相的種族隔離政策,恐怕與當今的世界潮流背道而馳,美國會不顧阿拉伯人的情緒,繼續支持或容忍一個種族隔離的國家麼?這恐怕也不太可能。

  正因為如此,美國調整大中東外交只是遲早的事,奧巴馬政府只不過是在一個決定性和不確定性兼具的時刻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而且,經過阿富汗與伊拉克兩場戰爭及十年反恐,美國財力已不堪重負,指望美國繼續強化支持以色列,對抗中東穆斯林世界;以色列以自身安全,試圖繼續綁架美國外交的政策既不可能,也更不現實。道理很簡單,美以關系再“鐵”,也不可能指望美國違背自己根本利益,寧可自己衰落也要撐住以色列。

  有鑒於此,美國開始調整自己的中東外交政策,而曾經在中東戰爭上出生入死,有“以色列的巴頓”稱號的前總理沙龍,早在2003年底提出且2004年強行通過“單邊行動計劃”,2005年8月15日毅然開始,從占領了38年的加沙地帶撤出,從而把自己一手締造的以色列定居點親手摧毀。

  在撤離加沙的最後時刻,這位曾屢次挽救中東戰爭以色列敗局、硬闖聖殿山、軟禁阿拉法特、不顧各方反對在巴以之間修建“隔離墻”的以色列強人,潸然淚下地發表了電視講話:“我們不可能永遠待在加沙。那里有上百萬巴勒斯坦人……他們生活在仇恨之中。”這就是說,在大中東覺醒背景下,處於穆斯林阿拉伯人團團包圍中的以色列,及至今日仍執迷不悟的內塔尼亞胡,恐怕已錯過了巴以和談、阿以和平最佳的時機。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2011-06-02 作者是中國的國際問題學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