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制度紅利快要耗盡亟需破局

http://www.CRNTT.com   2011-07-04 08:24:36  


  中評社北京7月4日訊/中國經濟進入迷茫階段,繼續戰通脹還是重回保增長?伴隨著歐債危機的持續發酵,希臘違約風險正在迅速上升,加上美國失業率和通脹的5月份雙雙攀升,外部需求面臨進一步萎縮可能。對經濟增長加速放緩的擔憂,正在成為市場主流預期。可另一邊則是通脹的來勢汹汹,近日發改委官員亦承認6月份CPI還會上升。在5月份經濟數據公布當天,央行再度上調了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足以說明官方的態度仍然傾向於繼續收緊貨幣政策,戰通脹目前比遏制經濟放緩更為急迫。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財經評論人倪金節文章表示,目前,雖然經濟增長放緩趨勢會漸漸確定,但這一放緩帶有明顯的房地產降溫、固定資產投資適當減速的特征,這也正是多年來宏觀調控所試圖達到的目標。“擠掉房地產泡沫、轉變增長方式”的調控預期,是政策實施之初的基本定性。

  另外,儘管廣義貨幣增速已經連續多月降至16%的目標值以下,不過考慮到前期70萬億以上的巨大基數,如此升幅仍然十分驚人。新增貸款則也維持著5000億的最低限,信貸泡沫吹起來的繁榮趨勢,其實距離終結也還早的很。

  文章認為,現在之所以從上到下一片擔憂經濟衰退,其根源在於緊縮政策,讓本就艱難的實業經營環境更為惡化;如果政策能夠在緩解企業融資難、人力成本上升方面有所作為,那麼緊縮力度才能持續下去,而無後顧之憂。中國的問題從來就不是總量不足,而一切的病源在結構性難題數十年未有破局。

  目前正處於房地產博弈的關鍵時期,參與各方正在試圖尋找最佳的博弈結果,有人以適當下降10%作為本輪調控政策的結果,但是很明顯對面持續繁榮13年的房地產市場而言,10%的降幅幾乎等於沒降,不僅不可以釋放需求,而且由此帶來的緊縮政策適度鬆動,乃至重回保增長,那這樣的代價實在是高昂。始自去年初的房地產調控,這次必須堅持到底,擠泡沫功虧一簣的教訓已經不是第一次,這次我們再也不能重蹈2008年底的覆轍。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