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央行加息說明貨幣政策維持穩定

http://www.CRNTT.com   2011-07-08 08:30:33  


  中評社北京7月8日訊/7月6日,在宏觀經濟數據公布之前,央行突然宣布加息。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員葉檀文章表示,這是一次遲到的加息。此次加息,並不能說明央行試圖通過連續的加息進入貨幣緊縮周期,恰恰相反,是央行穩定貨幣政策的反映。我們將為目前猶豫的加息付出代價。

  文章認為,此次加息,說明宏觀經濟數據對下半年經濟已有明確預期。

  首先,今年年中CPI處於高位,將達到6%,下半年通脹壓力仍然高企不下,不過由於翹尾因素的影響,名義CPI將有所下降,今年年中CPI處於全年最高位,央行此次加息就是對通脹壓力的回應。

  其次,從5月前後開始,中國經濟增速有所下降,採購經理人指數下降,尤其是其中的細分指標原材料購進價格大幅下挫,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趨於穩定,讓有關方面產生通脹壓力下降需要保增長的強烈預期。

  第三,在經濟轉型期,對通脹忍受度已大幅上升。目前,中國在新興經濟體中經濟增速最高而通脹壓力最低。有越來越多的人指出,在GDP增速高達9%的背景下,中國又要發展全民社保,5%的CPI並非不可接受,在CPI上膠柱鼓瑟將影響中國經濟轉型的進度。中國經濟轉型必然要忍受高通脹的洗禮嗎?答案如果是肯定的,那麼可以繼續肯定的是,央行絕對不會大幅加息,而是以數量型調控的方式爭取收放自如的境界。

  文章稱,今後我們將面對的是,央行溫柔的加息舉措,暴風驟雨般的存款準備金率上升與央票發行。其實質是對負利率高通脹的容忍,我們正在選擇的路徑,是以高增長與高通脹強行建立全民社保體系,建立內需社會。

  文章指出,高通脹並不必然帶來內需社會,對CPI的容忍也不必然帶來全民富裕,一切取決於基本的經濟制度與分配制度,而一向站在舞台中心的貨幣,在財富分配體制上無能為力。惟一明確的是,過多的流動性會讓中國提前進入虛擬社會,而嚴重的通脹會帶來財富的掠奪,政府從前門給予工薪階層的保障,通過後門的通脹被拿走了。
任何惡性通脹都將帶來災難。以轉型成功的國家論,二戰後的德國實行嚴厲的通貨膨脹目標制,並最終讓堅實的馬克成為歐元的基礎;而在日本上世紀國民財富倍增計劃前後,出現了一輪通脹,通過經濟轉型與富民政策得到了克服,但上世紀80年代的第二波與匯率異動並行的通脹,卻摧毀了日本經濟發展的根基,二十多年未能恢復。南美的貧富差距與腐敗,讓一切轉型的努力消亡,這無關貨幣,而有關社會路徑選擇,貨幣不過是社會力量的體現。

  文章分析,此次央行加息25個基點,在效果上對存款的影響大於對貸款的影響,本質上實行的是不對稱加息,存款利率上升吸引資金回流至患上了饑渴症的銀行,而貸款基本不動,是為了保證中國潛在的地方債務危機不再繼續惡化。預計央行年內還可能加息一次,但加息到此終止,兩次加息後銀行的長期存款利率擺脫負利率,這對於最保守的投資者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們會將資金放入銀行由銀行代替理財。

  加息對市場的影響集中於心理層面,市場會受到一定的負面衝擊,但很快會消失。房地產的單獨加息由來已久,目前仍然投資房地產的人現金充裕,不會在乎利率上升區區25個基點,而現金能量不足的投資者已經成為房地產市場的觀望者。而對於證券市場而言,一切都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投資者對於此次加息的解讀將較為樂觀,對證券市場而言,真正的衝擊來自於套現者,來自於一級市場的寄生者,來自於低效公司源源不絕的再融資。

  希望央行加息是對貨幣紀律的強調,而不是溫柔政策之前的恫嚇預演。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