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倫敦騷亂反思:老歐洲確實病了

http://www.CRNTT.com   2011-08-19 08:10:30  


  
  但族裔問題遠非問題的全部,甚至不是主要原因。調查顯示,參與騷亂的人員不僅有少數族裔,白人青年也為數甚多。據英國廣播公司對警方逮捕的1600人進行統計,這次騷亂事件中15至24歲之間的年輕人占據69%。這里面,顯然有更深層的社會原因。這次騷亂事件的首發地托特納姆所屬的哈靈蓋區是倫敦著名的貧困區,這里有大量的年輕人長期失業,有一萬名以上居民只能依靠政府失業救濟金生存。在托特納姆,每出現一個職位招聘,就會出現54名應徵者。這樣的環境為騷亂提供了豐厚的社會土壤。從更深一層背景上說,經濟低迷則是導致這一狀況的根本原因。 

  在西方主要經濟大國中,英國從金融危機中走出的步伐最為緩慢。目前英國的經濟復甦仍處不穩定狀態,今年二季度GDP增長率僅為0.2%,較一季度下降了0.3個百分點。因為經濟低迷,卡梅倫政府去年上台以後,採取大幅削減公共開支的政策,以減少巨額財政赤字。但新政策不僅導致民眾福利減少,而且也使青年人——特別是身處社會底層的青年人——工作機會匱乏。這部分人的不滿情緒早已淤積良久。一件小事引發大規模騷亂事件,實際上是具有必然性的。 

  事實上,英國的病症在歐洲國家中具有普遍性。近年來,全歐洲都呈現出病態症候,群體性事件不斷湧現。去年的9月29日被媒體稱為歐洲的“大罷工日”。這一天,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時、希臘等國均爆發了規模不等的罷工和示威活動。而在10月19日這一天,全法國有數百萬人舉行了大罷工。去年希臘政府破產後,為了換取國際社會的援助,希臘被迫實行財政緊縮政策。此舉導致約10萬名希臘民眾舉行抗議活動。今年7月,數以萬計的西班牙人從全國各地彙聚到首都馬德裡,加入“憤怒大遊行”,抗議政府經濟緊縮政策和高失業率。 
  
  看起來,老歐洲確實“病”了。這其中的原因,值得深思。長期以來,歐洲社會經濟政策的最大特點就是高福利。歐洲人也一直為其享受到的“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感到驕傲和自豪。但這樣的政策卻造成了歐洲經濟的低效率,歐洲人也養成了悠閑懶散的生活習慣。在歐洲生活過的外來人大都感嘆,那里的生活真消閑,在很多小城鎮,上午十一點前人跡難尋,問個路都要等上一會兒。外人常有這樣的感覺,歐洲人最熱衷談論的話題就是休假,經常盤算著去哪兒曬日光浴,去哪兒衝浪,去哪兒爬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