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前途未蔔的日本新政權

http://www.CRNTT.com   2011-09-01 09:34:37  


 
  野田目前幾乎沒有可能開始施展他的政治理念的機會。因為他的政治勢力並不足以讓他大展拳腳(有沒有拳腳也是一個問題),他這個首相的誕生本來就是各方為了自身利益以“消去法”給選出來的。從他公布的人事安排來看,野田首先注重的是黨內派閥勢力的平衡,這是他安身保命的第一要義。既用高齡的小澤派要員出任黨幹事長要職,也將國會運營的大權交給了所在派系的前原。前者跟他理念相左,隨時可能出現對抗。後者在他宣布參選後不但不給支持,還進來插了一腳,最後還在選舉結果面前輸了面子,微妙的關系不言自明。

  人們或許都還記得當年的“怪人”小泉,也是出人意料地在自民黨內壓制住所謂的主流派,其政權在位時間之長幾乎破了日本戰後最高記錄。當年小泉也在缺乏黨內派系支撐的不利環境中交出了不錯的答卷,那麼野田是否也有這個機運和能力呢?從過去野田的言行來看,他似乎還缺乏小泉那種氣質。小泉開始也是講人情的,把客觀上為他出頭有貢獻的田中真紀子給排到了外相那樣的位置,對其所作所為起初隱忍,直到輿論爆發才揮淚斬馬謖。其後小泉每一步壓制黨內和國會的“反對勢力”都是借助廣泛的民意,以至於資深記者們將其在位的時期稱作“小泉劇場”。現在野田面對小澤和前原兩大勢力的夾擊,他要做的並非是能否爭取到黨內外勢力的支持而是民意。

  但在野田從民主黨首升任日本首相第一天,東京都內的企業團體就發生了一定規模的集會,特別是中小企業對提升消費稅給民間消費意願帶來的惡劣影響非常擔心,社會輿論更多希望新政府把精力放在如何解決經濟恢複上。這種來自民意的牽制比黨內各種糾結和國會的政治秀都要來得更為現實,可以說缺乏廣泛支持基礎的野田一上台就碰了個釘子。雖然他很識時務地在上任伊始就直通華盛頓要求盡早實現日美首腦會晤,然而就現在的美國經濟狀況而言,即便達成願望恐怕也對日本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在內政上無法盡快提出讓國民和企業有所期待的經濟政策的話,野田政權的日子恐怕將非常難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