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中國的社會管理與社會改革

http://www.CRNTT.com   2011-09-06 09:48:40  


新加坡國大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
  中評社北京9月6日訊/“從世界社會史的經驗來看,一個社會的穩定至少需要兩種東西,即一個龐大的中產階級和健全的法治。今天中國社會的不穩定,正是因為缺少這兩個東西。因此,就方法論來說,社會管理手段的創新上必須回歸法律和法制。同時,社會管理要超越方法論本身,而是要從經濟社會結構上下功夫,為社會穩定塑造一個有利的環境。沒有這樣一個有利的環境,無論怎樣的手段創新不僅將是無效的,而且更會惡化社會矛盾,導致更大的不穩定。”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的國大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文章“中國的社會管理與社會改革”如是說。詳論如下:

  隨著社會抗議和暴力事件的不斷增加,中國社會呈現出越來越不穩定的態勢。在這種情形下,中國政府提出了“社會管理”和“社會管理創新”等新政策目標。現實問題出現了,就需要有辦法來解決,這是現實主義的表現。但也同樣不可忽視的是: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解決社會不穩定的問題?就是說,在探索社會管理創新時,人們需要回答一些相關的問題,例如社會管理的內容是什麼?用什麼方法來進行社會管理?所使用的方法是否可以解決問題而不是惡化問題?光是管理方法的創新是否達到穩定目標?等等。社會管理的議程被提出來了,但這方面的政策爭論似乎還很少。可以想見,如果沒有理性的政策討論,有效的政策從何而來?

  儘管中國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政府都在想著辦法來進行社會管理創新,概括地說,他們所使用的主要方法不外乎有兩種,一種是硬的,即維穩,尤其是使用暴力手段的維穩,另一種是比較軟性的,即經濟手段。其它很多方法處於這兩者之間,或者是兩者不同因素的組合。

  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從迄今為止的實踐來看,這兩者都存在很多問題。使用暴力維穩不可持續,因為它沒有解決幾個重要問題。首先是這個維穩體系本身的問題。現在從中央到地方到基層,設置了這麼龐大的一個維穩體系,日子一長,這個體系本身必然成為龐大的既得利益。這個體系的目標儘管是維持社會穩定,控制社會不穩定因素遽然出現,但荒唐的是,一旦社會穩定了,這個體系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因此,不穩定的社會局面反而有利於這個體系的存在和發展。從這個角度來說,社會的不穩定局面是有利於這個體系的。也就是說,搞不好,這個體系的利益有可能成為社會不穩定的來源。尤其在基層,這個體系往往能夠脫離上級權威的領導,體系內的一些基層成員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製造出很多不穩定因素來。實際上,這是既得利益的內在邏輯,中外都一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