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拐點”與發展中國家自主性

http://www.CRNTT.com   2011-09-09 08:57:19  


 
  日本的“自主性學派”對日本二戰後在經濟等多方面受制於人痛心疾首。日本人羨慕中國有梁漱溟自主性思想資源,可以使中國在改革開放(現代化)過程中避免犯日本喪失自主性的錯誤。作為一個中國人,我為梁漱溟老先生成為日本“自主性學派”的祖師爺而驕傲。

  但我羨慕日本,因為日本比中國幸運,至少日本在搞出口導向工業化的時候,全球處於少數人為多數人搞製造的階段,確保了日本城市化和工業化是同步的,而中國承接全球一般製造業梯度轉移的時候,全球處於多數人為少數人搞製造階段了,城市化遠遠落後於工業化。我更羨慕日本有(梁漱溟)“自主性學派”,而我們中國,絕大多數人只知道梁漱溟老先生是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鄉村建設家,並不知道梁漱溟老先生“自主性思想”及其對國家現代化的指導價值!

  認識全球化背景下一般製造業梯度轉移過程中的“中國拐點”,對中國和中國之後的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道路的探索有重大指導意義。即在“中國拐點”之後步入現代化的所有發展中國家,幾乎都不可能靠複制亞洲“四小龍”之前的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導向工業化”模式實現城市化和現代化了,必須探索有別於亞洲“四小龍”之前所有國家和地區的現代化新道路。

  這個結論與鄧小平“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的思想是高度一致的,改革開放30年了,中國確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國也確實到了該檢討國家自主性的時候了,到了該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時候了!

  來源:2011年09月09日08:03東方網 作者系河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研究中心研究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