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月刊:終結歷史悲情 實現民族復興

http://www.CRNTT.com   2011-10-07 01:02:33  


“復興中華、統一中國”,是孫先生念玆在玆的口號和政治信念。
  中評社香港10月7日電/《中國評論》月刊10月號發表社論《辛亥百年:終結歷史悲情 實現民族復興》。文章強調:“國家統一,是辛亥革命遺留的歷史使命,也是現代中國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一貫思想和畢生實踐的奮鬥目標。‘復興中華、統一中國’,是孫先生念玆在玆的口號和政治信念。一百年過去了,中國的台灣海峽兩岸至今未能實現統一,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歷史的遺憾。兩岸分離的背後,是外國勢力插手、干涉的結果;因此,台灣問題一天不解決,中國自1840年以來的歴史悲情就一天不能終結,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就一天不能實現!”

  一百年前的十月十日,辛亥革命槍響武昌城,現代中國歷史的閃電,劃破千年沉悶的封建暗夜,標誌著一個古老而又善於自我更新民族的覺醒和浴血淬變,成為二十世紀初中國最偉大的歷史事件。

  辛亥革命的發生對於中華民族有著特別重大的意義和歷史必然性。自1840年以來,在西方列強現代化槍砲的侵略、欺淩、逼迫下,古老的中國被迫進入國家和民族現代化進程。對於延續了數千年農耕文明的封建中國而言,這個向現代化、工業化轉型的“千年巨變”來的是這樣的突兀,這樣的無情和冷酷,令所有國人都猝不及防。在經歷了數十年的屈辱、戰敗、割地賠款、簽訂不平等條約等等喪權侮囯的慘痛記憶以及維新變法、君主立憲、洋務運動等失敗之後,中國的知識階層和各界民眾逐漸覺醒。他們意識到,中國要生存發展,必須推翻統治中國社會數千年之久的封建制度,必須向現代化、工業化轉型;否則,國家必滅,民族必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