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美國為啥不跟沙特談民主

http://www.CRNTT.com   2011-11-30 10:12:43  


奧巴馬與沙特國王阿蔔杜拉交談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訊/2011年1月,突尼斯前總統本.阿裡流亡沙特。2011年11月,也門前總統薩利赫在沙特簽署協議,和平下台。可以說,在2011年的中東變局中,沙特似乎成為了最穩定的國度。

  沙特為何不會“亂”?這引起了人們的好奇。而又由於沙特是美國在中東最重要的盟友,大家也樂於從這個方向去猜測。

  “美國為什麼會和獨裁專制的沙特是盟友”、“美國為啥不跟沙特談民主問題”,類似的疑問充斥著互聯網。

  是啊,為什麼呢?

武力“談”民主,美國一貫謹小慎微
 
  美國會因為價值觀的問題入侵伊拉克,但美國絕不會因為同樣的理由武力干涉沙特,動武方面美國其實一直謹慎,對家門口的古巴美國都沒有大動干戈,遑論對沙特。
 
  薩達姆、諾列加這樣的例子,實際上十分鮮見

  如果要列舉美國管過的閑事(即出兵去那些沒威脅美國本土安全、沒向美國開戰的國家,以“價值觀”或其它什麼原由將對方政權顛覆),這類例子實際上十分鮮見。

  尤其是在二戰後,此類案例更為稀有,2003年的伊拉克戰爭(活捉伊總統薩達姆)和1989年入侵巴拿馬(活捉巴總統諾列加)算得上是典型案例。

  除此之外,1983年入侵格林納達(導致政權重組)雖然影響程度不如伊、巴,但也可屬於“管閑事”的範疇。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美國軍事上出力不少,但政治上其實還是歐洲主導的,而且這次動武也沒有打算終結米洛舍維奇的政治生涯,最後米洛舍維奇還是被本國民眾趕下台的。

  此類案例均為非常態事件,面對沒威脅美國安全的沙特,美國不干涉才是正常的。

  而諸如阿富汗戰爭便不應歸為“管閑事”(因為塔利班先向美國發動攻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