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鄭永年:如何重建中國社會道德體系

http://www.CRNTT.com   2011-12-06 10:08:56  


 
  從這個角度來看,中國的各級政府沒有在資本和社會之間做好平衡的角色。現在政府大都是站在資本這一邊的,包括民營資本、國有資本和外來資本等等。一個嚴酷的現實是,在任何社會,不管其實行怎樣的政治制度,較之於資本力量和政治力量,社會力量總是最弱小的。這也就是為什麼,在任何社會,一旦社會起而反抗其它兩種力量,往往表現為暴力性。很顯然,暴力往往成為社會保護自己的最終的手段。在中國,因為缺乏民主政治機制,社會力量本來遠比其它社會弱小,一旦當資本和政治兩種力量結合在一起的時候,社會力量變得更加微不足道。中國社會對資本和政治力量的高度不信任、敵視,甚至暴力化,就是權錢結合的必然結果。在這樣的情況下,道德就蕩然無存。

  在中國,政治力量和資本力量相結合還產生了其它兩個結構的失衡,那就是國有部門和民營部門的失衡,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的失衡。當政治權力和國有企業合而為一的時候,民營資本的力量就顯得微不足道。在西方,私人資本對政治力量是一種有效制約,中國的私人資本極其微弱,對政治權力不僅沒有任何制約性,反而高度依賴於政治力量。因為在中國,國營企業是大型企業,而民營企業大都是中小型企業,結果也必然造成大型企業和中小型企業之間的失衡。在任何社會,中小型企業是社會的大部分人生存的經濟空間。中小企業弱小,表明中國社會的大部分所擁有的經濟空間極其微小。也很顯然,這些關係的失衡,對社會道德的生產和發展構成了結構性制約。或者說,道德沒有社會經濟基礎。

  如果說經濟領域和社會領域的分離是經濟發展所必需,那麼政府就要提供足夠的保護社會的機制。這就要求政治領域和經濟領域的相對分離。只有當這兩個領域相對分離的時候,政治力量才有可能在社會和資本力量之間作為一個仲裁者,平衡兩者的力量。在當今世界,西方世界因為有大眾民主,政治傾向於和社會力量結合;中國因為缺少民主,政治力量和資本成為天然的聯盟。這兩種極端都產生著很多的問題。西方的民主經常成為民粹主義,民主政治成為福利政策“拍賣會”,使得其經濟體系不堪負擔。中國資本和政治力量的緊密結合,正在有效地破壞著社會基礎。自由派經常忽視第一個問題,左派經常忽視第二個問題。

  政府可以做也必須做的另一方面的努力,就是要為社會道德提供有效和足夠的制度保障,這方面主要體現在法治和法制建設上。只要有人的地方,道德必然在某種程度上存在。儘管人們談論中國社會道德體系的解體,但道德還是存在的。問題在於,不好的制度在遏制著道德,而在弘揚著非道德。制度必須揚善遏惡,而不是相反。要揚善遏惡,就需要制度的根本性變革。這尤其是健全的法制。那些不願意接受艾滋病(愛之病)人的醫院,那些因為病人的錢不夠而中途中斷了手術的醫生,那些誣告扶起倒地老人的人……所有這些行為都必須受到法律的懲罰。

  如果法律不能懲罰這些,那麼就無異於鼓勵非道德。實際上,在GDP主義指導下,中國的法律現狀就是這種情形。中國的立法者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中國已經宣布建成了“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但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是需要保護社會的。現在的法律體系保護不了社會,名實很不相符。在權和錢合為一體的情況下,保護社會很難成為法律的目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