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宇昌案解密未解疑

http://www.CRNTT.com   2011-12-13 09:16:16  


“宇昌案”確實疑點重重,恐怕不是一句“選舉操作”就能平息外界的疑慮。
  中評社北京12月13日訊/民進黨主席兼“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被質疑自肥的宇昌投資案最近在島內鬧得沸沸揚揚,評論員朱穗怡今天撰文“宇昌案解密未解疑”指出,蔡陣營只是一味批評國民黨惡意炒作“宇昌案”,不過,事件疑點重重,恐怕不是一句“選舉操作”就能平息外界的疑慮。

  民進黨主席兼“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被質疑自肥的宇昌投資案,最近在島內鬧得沸沸揚揚,雖然昨天解密了兩份相關文件,但仍未能消除外界疑慮,藍綠陣營亦各執一詞。由於正值大選的敏感時期,且事件主角又是候選人,難免會讓人浮想聯翩。到底宇昌案只是藍綠惡鬥的又一場“口水仗”,抑或另有內情,值得探究。

  2007年2月,當時的民進黨政府為了推動生技產業發展,決定透過“國發基金”撥款成立TaiMed Group(後中文名稱定為台懋生技,再改名為宇昌生技)投資案,尋求與世界十大藥廠之一的美國公司Genentech合作研產愛滋病新藥(TNX-355)。根據昨天解密的文件,時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蔡英文參與了該案的決策工作,但5月即隨“內閣”總辭而卸任。而8月31日她兩度發函要求“國發基金”向宇昌公司撥款,當天“行政院”屬下的經建會就以極機密專簽方式核可,9月3日“國發基金”撥款新台幣4000萬。兩天後,蔡英文接任宇昌公司董事長,而蔡家也入股宇昌公司,2008年政黨輪替後才將持股全數出售,獲利約1000萬元。

  對於宇昌案,島內輿論提出了不少疑點,包括:該投資案為何跳過正常審查程序以極機密方式處理?蔡英文在卸任後以何種身份要求經建會撥款?蔡家到底是否從中獲取暴利?解開這些疑點無疑有助於事件真相大白,但全案最受爭議的顯然是蔡英文任公職時參與了投資宇昌公司的決策,同年即擔任該公司董事長,家族企業也入股參與營運,難免有瓜田李下之嫌。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