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宋楚瑜敗選何以未再言退出政壇?

http://www.CRNTT.com   2012-01-30 08:46:38  


宋楚瑜還要“再戰二零一六”? (資料圖)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訊/宋楚瑜敗選卻為何未循例聲言退出政壇?澳門新華澳報評論員富權今天撰文分析認為,有三個重要原因使宋今次無須再作出“退出政壇”的承諾,而他這次沒有聲稱“退出政壇”,似已為“再戰二零一六”埋下了伏筆。 

  六年前,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憑籍著自己在二零零零年“總統”大選時,在台北市獲得六十三萬一千五百三十八票,得票率達到百分之三十九點七九,高於陳水扁和連戰的佳績,“自我感覺良好”地參選台北市長,但卻是以僅得五萬三千二百八十一票,得票率僅為百分之四點一四落敗,連百分之五的“門檻”也跨不過,候選人保證金被沒收,且不得分配選舉補助金。面對此恥辱性的敗績,宋楚瑜聲言,從此退出政壇。

  今年“總統”大選,宋楚瑜撕毀了自己的諾言,再次參選。他以為,他之所以在台北市慘敗,是因為台北市的選民文化水平較高,投票自主性也隨之提高,容易呼應棄保號召;而原台灣省區域的選民則不具備這些特點,尤其是自己在一九九四年的台灣省長選舉中,獲得四百七十二萬六千零一十二票,得票率高達百分之五十六點二二,而台灣省民也還念念不忘當年“宋省長”的勤政親民作風,原台灣省區域內的選民數佔全台選民總數的八成左右,可以籍著“葉利欽效應”奮力一搏。但出乎宋楚瑜的意料之外,今次連原台灣省區域內的選民也懂得了棄保,使他竟然只得三十六萬多票,得票率更是只有百分之二點七七,更低於六年前自己在選民自主性較高的台北市的境況。

  這一次打擊,比六年前的台北市長選舉還要沉重。他在投票日前夕,聲稱自己的網路民調達到百分之二十,但報紙民調卻變成了百分之十,只要藍軍的選民把馬英九的百分之三十改投給他,就可達到既拉下馬英九,又不會讓蔡英文“漁翁得利”之目的。但是,遭到放棄的是他自己。而不是馬英九。但這一次,宋楚瑜卻沒有象六年前那樣,宣佈退出政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