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美國人眼中的孔子

http://www.CRNTT.com   2012-02-04 09:44:47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張濤選擇了代表不同地域和不同群體的幾大報紙共3000篇文獻,對近代以來孔子在美國媒體上的形象進行了系統、細致而又深入的考察。對於中國文化的海外形象研究,這無疑是一次有益而扎實的探索。

  從1849年至今這波譎雲詭的160餘年歷史,在這位學者的梳理下,被分為五個時段。

  1849年鴉片戰爭轟開中國近代史大門時,大洋彼岸的加利福尼亞正掀起一股淘金熱。大量華工的出現徹底改變了美國人對中國的印象。美國人眼中的華人落後、愚蠢、迂腐而又狡黠,這些負面特質無一例外地被投射到孔子身上。否定孔子的思想,譏諷Confucius(孔子)實乃confuse(混淆、迷糊),甚至指斥孔子為“反文明”特性之源的聲音甚囂塵上。傲慢的美國人主張,“去孔子化”、全盤接納基督教文明才是中國進步的必由之路。

  及至1882年,美國通過《排斥華人法案》,排華情緒上升至頂點。然而,與此同時,美國進步主義思潮波及全國,理性的聲音漸漸回歸。在兩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國的孔子觀也呈現出兩種不同傾向:既有斥責中國落後、貶損華人言行的內容,也有漸漸欣賞孔子思想,逐漸引用並以此鞭策美國政治與社會行為的一面。

  而從1920年至1950年的這三十年,對中美兩國而言都堪稱動蕩年代。在中國,孔子形象在一次次政治翻覆中震蕩起落,但在民眾心目中始終巋然不動。在美國,孔子延續著美國政治監督者、評判者和啟發者的角色,甚至被塑造成值得美國信賴和支持的中國文化符號。

  從1950年開始,因美國冷戰時期的對華政策和國內變革,本為中國文化象徵的孔子被用作美國對華冷戰的輿論武器,發揮攻擊中國大陸、支持台灣的重任,服務於美國的冷戰利益。另一面,孔子仍然為美國人的日常生活、行為處事、個人修養提供指導,並逐漸滲透到日益發達的消費文化中。

  1972年,中美之間的堅冰開始融化,中美告別敵對狀態,進入新的外交階段。孔子成為兩國增進對話了解的窗口,啟發著美國人對當代中國的認知,更被認為是美國“打開東亞之門的鑰匙”。但是,在一些美國人眼里,孔子作為擴展中國國家軟實力的工具,也極大地挑戰著美國的文化影響。

  顯然,孔子,這個最著名的中國老頭,在美國人心目中從來就不是那個單純的思想家、教育家。歷史為我們證明,在美國的孔子形象至少受到四重因素的影響:中美關係的狀況、美國國內政治與社會狀況、孔子在中國國內的影響,以及華人華僑在美國的地位。今天,當我們在全球傳播孔子及其思想時,應該考慮到這些錯綜複雜的因素,正視他國的中國觀。

  而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排開政治的不利影響,經歷過最初的無知和偏見階段後,孔子在美國始終受到尊重,其話語被時時引用,其思想不斷被拿來映襯、糾正種種不當和謬誤,其為人處世原則也被一一效仿。只要還原孔子智者和哲人的本來面貌,其思想必定閃爍智慧的光芒,不難達成其他文化對孔子、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我們應該有這種自信。早在1988年,全世界75位諾貝爾獎得主不是便已達成共識?“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繼續生存下去,那就必須回到兩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裡去汲取智慧。”

  (曹靜 《孔子在美國:1849年以來孔子在美國報紙上的形象變遷》,張濤著,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
 
  2012-02-03 11:09 來源: 解放日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