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蘇京京:一個三亞年輕人的情緒和壓力

http://www.CRNTT.com   2012-02-08 11:03:12  


 
  三亞本身還有更多值得關注和警惕的。

  海南基礎條件薄弱,屬於“老少邊窮”地區,長久以來有一種求穩、安於現狀的文化慣性,這裡的居民怕冒險、不願主動求變,因之,在旅遊經濟競爭中並未占得先機,酒店、餐飲、出租車等高回報產業紛紛被島外資本搶灘,三亞人未能充分享受到服務業發展帶來的就業紅利。

  海南話講起來仿若綿綿細雨,低沉而有味道,但如今,在三亞的大街小巷,都充斥著各種喧嘩,一些人的言行舉止在我看來蠻橫而囂張。我的一位“211”重點大學畢業的朋友,回到三亞後很長時間內都找不到工作,因為三亞企業稀少,當地人就業出路一般就“兩員”,即公務員和服務員,也就是說,除了做公務員、銀行職員與教師等工作外,就只能從事與旅遊相關的服務行業,但前者名額有限,後者又遭人把持且極不規範。

  除了這些現實問題外,三亞的年輕人以及三亞整座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正日益成為一個問題。海南的整體教育水平偏低,像我這種讀到研究生的,儼然成了另類,在祖父輩看來,哥哥姐姐們的洋樓和小車,才是實實在在的。旅遊經濟浪潮中,大量土地被征用,原住民紛紛依靠土地發家,但並未被提供很好的創業和再就業機會,社會保障制度也不完善,這就造成了年輕人成天開著車在村子裡轉悠,一天天地淪為“窮二代”。

  習慣過一種單一、穩定的生活,不會想著通過各式各樣的渠道去發家致富,這種慵懶、安逸、無求的文化,加上缺乏及時引導和鼓勵,使三亞人在海島經濟中迷失。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外來刺激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它好比扎在這座城市身上的一支清醒劑,讓人們去想:以後該怎麼辦?

鏈接:為什麼那麼多人“惡意攻擊”三亞

  2012年02月02日08:45中國青年報 舒聖祥 評論作者

  在三亞市召開的2012春節旅遊情況通報會上,當地政府部門對此前錯誤表述春節“宰客零投訴”致歉,稱“零投訴”僅僅是指在“大排檔宰客”方面無投訴。由於未聯繫上“羅迪微博”本人,而當事人高先生手機也已關機,三亞方面懇請當事人出面合作,推動調查。有關官員同時表示,“對三亞惡意攻擊的人,將依法追究責任。”(《新京報》2月1日)

  三亞“春節宰客”事件的持續發酵,結果不僅完全出乎發帖微博網友的意料,三亞官方似乎也越來越坐不住了。可惜的是,自感三亞形象因此受損的地方政府,表現出來的不是知恥而後勇地對欺客宰客現象大力整頓,而是更傾向於將此事件當做一起有預謀的惡意攻擊,一面假意懇請當事人出面合作,一面又以“依法追究責任”大肆恐嚇。公眾難以理解,在三亞官方眼中,正常投訴與惡意攻擊的邊界究竟在哪裡?

  按三亞官方微博透露的信息,三亞政府此前已經聯繫上當事人高先生,現在卻聯繫不上了。這似乎給三亞官方留下了“惡意攻擊”的懷疑。其實這再正常不過,高先生只是一個普通人,根本沒想到將在三亞的遭遇告訴給朋友,朋友又將之發到個人微博後,會引起如此巨大的反響。救下小悅悅的陳阿婆尚且不堪媒體困擾,意外被推上輿論前台的高先生選擇關機,又有什麼不可理解的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