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2012中國經濟怎樣調結構

http://www.CRNTT.com   2012-02-17 08:37:46  


“調結構”不僅是當前重要任務,而且影響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中評社北京2月17日訊/在2012年中國經濟發展 “穩中求進”的主基調中,“調結構”不僅是當前的一個重要任務,而且也會影響到中國經濟長遠的可持續發展。解放日報發表全國人大代表張兆安研究員文章認為,當下,關鍵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中的五個重大戰略“替代”關係:

  其一,在動力替代方面,要著力處理好投資、出口、消費之間的替代關係,尤其要積極推動消費增長。

  長期以來,拉動經濟增長的投資、出口、消費“三駕馬車”失衡已久。從投資看,大規模的投資確實能夠拉動經濟增長,但高投資不僅難以擔當起結構調整的重任,而且還有可能引起更嚴重的結構問題。從出口看,外需下降局面在短期內難以逆轉,而改善出口結構和質量的任務還很艱巨。從消費看,儘管出台了擴大內需的刺激政策,社會消費保持了較高的增長,但仍難以擔當起推動經濟增長的主導力量。關鍵要在保持適度投資規模和積極穩定出口的前提下,把推動消費增長作為著力點。為此,一要調整社會收入分配機制,讓老百姓 “有錢消費”;二要消除抑制消費增長的各種因素,讓老百姓“有錢敢消費”;三要推出鼓勵消費的政策措施,讓老百姓“有錢樂於消費”;四要開拓新的消費熱點、消費載體和消費內涵,為老百姓“創造消費”。

  其二,在資本替代方面,要著力處理好各類資本之間的替代關係,尤其要發揮社會資本的作用和加快民營經濟的發展。

  目前要關注三個方面:一是實體資本和虛擬資本的關係。如果實體經濟回報很低甚至沒有回報,資本就會游離,而且還會催生虛擬經濟的風險,因而有必要調整好實體經濟的發展政策。二是財政資金和社會資本的關係。應該更多地發揮社會資本的作用,更多地引導社會資本投入實體經濟。三是國資、外資、民資的關係。當前,除了要積極引進外資和深化國資改革之外,更要切實落實好非公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創造有利於民營經濟發展的社會環境、市場環境和輿論環境,推動民營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