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解密益陽地陷

http://www.CRNTT.com   2012-03-11 08:33:06  


 
地下水被抽空

  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環境監測總站和414地質隊等有關部門組成調查組,2月下旬趕往岳家橋鎮天坑現場,對塌陷地質災害進行全面調查。

  天坑現象長年存在,深深地影響益陽市赫山區和桃江縣兩地居民的生產生活。居民們渴望知曉,到底是什麼原因引發天坑?他們期待益陽市甚至湖南省國土資源廳調查清楚。

  兩鎮(區)的災民們不懂專業的地質勘察工作,憑著生於斯長於斯的直覺,絕大多數人推測講,天坑長年頻發,是由距事發地帶僅20多里的長沙市寧鄉縣煤炭壩鎮采煤過度抽取地下水而導致。

  就在2月20日,岳家橋鎮副鎮長鐘美良向中央電視台證實,煤炭壩鎮采煤引發了本地的天坑出現。

  在煤炭壩鎮,長年頻發的采空區天坑塌陷危害,日益影響著當地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塘坑邊村村民尹立明回憶說,“2006年時在煤炭壩鎮,有一人白天騎摩托連人帶車突遇地面下沉而失蹤,引起熱議。”

  正是有了“芳鄰”長沙市寧鄉縣煤炭壩鎮長年人為災禍的證據,益陽市赫山區與桃江縣災民因此浮想聯翩,推斷本地天坑乃“人為肇事”。

  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地質研究所童潛明教授,在2月21日專程趕到岳家橋鎮查看天坑。經觀測,他初步得出的結論是:“岳家橋鎮因地下水過量排放,形成巨大的降落漏鬥,漏鬥附近正好有溶洞,因而破壞地下結構,導致塌陷,形成天坑”。

  雖然調查組2月29日製作了“第一份鑒定報告初稿”,得出本次天坑災情的初步成因,但是岳家橋鎮的村民並不贊同。他們堅持認為,天坑出現的更為準確原因,或許是地下水過度抽取和地下溶洞的共同破壞作用所致。

  3月1日,湖南省國土廳地質環境處正式公布調查結果:岳家橋陣特有的岩溶水文地質條件是地面塌陷災害發生的重要原因,而人為活動“大量抽排地下水”造成水位明顯降低則是直接原因。

  湖南省國土資源廳警告,目前形成岩溶塌陷的水文地質條件並未變化,誘發地面塌陷的人為活動和持續降雨因素仍存在並加劇,地下水位也未恢復。而隨著目前湖南降雨時間增長、強度加大,潛蝕作用將繼續增強,地面塌陷也將會繼續發生。

  岳家橋鎮村民們懷疑,天坑地陷導致地下水的水位下降,影響了水分蒸發,造成從2005年以來降水量大幅度減少,連年旱情嚴重。

  所以,岳家橋鎮居民不僅飽嘗天坑禍害之苦,而且遭遇多年乾旱。有的村莊連日常飲用水都成問題,更不用提農業灌溉用水困難。

  據楓樹山村、岳家橋村、廖家洲村、中潭家洲村與圳邊上村等村莊的村民反映,水井的水線下降很厲害,有的水井深挖30米都難見水。

  “自從2008年天氣連年乾旱後,村民們喝水很困難,有的需要去鎮上買礦泉水喝。”圳邊上村村民曾桂明希望政府能解決吃水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