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突陷輿論風暴的印度瑜伽

http://www.CRNTT.com   2012-03-30 13:29:28  


瑞詩凱詩最大的瑜伽學院—帕瑪斯尼克檀學院的學生每晚5﹕30在恒河邊唱誦,學生每日的課程包括清晨宇宙祈禱、冥想與瑜伽課、講道、自然療法、阿育吠陀治療與訓練,傍晚燈儀等。
 
  瑜伽傳統在經歷了佛陀的年代之後,著名的帕坦伽利大師融合了各家學說、特別是佛法的一些核心內容之後,撰寫了《瑜伽經》,使得瑜伽從此成為一個完整的有系統理論的身心鍛煉體系,並一直流傳至今。

  踏著6000年歷史文明故塵而走到今天的瑜伽,本是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中的一系,探尋“梵我一如”的道理與方法。在高樓林立、繁華浮躁的現代社會,瑜伽被賦予了新的角色,主要成為一系列的修身養心方法,包括調身的體位法、調息的呼吸法、調心的冥想法等,以達至身心的合一。“合一”或者“相應”,應該是瑜伽(Yoga)這個詞較為貼切的意思。在梵語中的“瑜伽”這個詞,意為“內在真我的統一”。

  印度古語有雲:世上有兩種超越太陽軌道(獲得永恒)的方式:一是在瑜伽中離棄世間;二是在戰場上委棄身體。這其實與中國傳統價值觀有所契合,如道教的“功德成神”說,與儒家的“舍生取義”信仰。通過這個就可以感受到,瑜伽,已經如同恒河的水一樣,融入了印度民族的血液。

  94歲的印度國寶級瑜伽大師艾楊格,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不知道我為何如此熱愛瑜伽,我想是因為我嫁給了它。”他曾入選美國《時代周刊》2004年全球最有影響力100人。

  “瑜伽在印度本土也曾不被認識,不被理解。傳統的哈他瑜伽也不講究體式的精准和循序漸進,讓人無所適從,幸運的是,艾楊格通過76年持續不斷的習練、思索和對經典的研讀,把這古老的藝術以清晰的層次脈絡、明確精准的習練次第呈現給了全世界的人們,為當世的瑜伽帶來了巨大福音。” 一位中國瑜伽教練趙揚老師這樣總結自己對瑜伽習練的理解。

  印度除了艾楊格瑜伽學院之外,在聖城的瑞詩凱詩有百多家瑜伽館,這裡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瑜伽朝聖者,包括大名鼎鼎的“披頭士”組合。這些來自西方和世界各地的練習者們在瑞詩凱詩等地的瑜伽學校學習後,再回到自己的故鄉開辦瑜伽館,傳遞瑜伽文化。也因為瑜伽練習的心靈追求,這裡全城食素,摒棄煙酒,也不能使用塑料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