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亞太新秩序”究竟誰來主導

http://www.CRNTT.com   2012-04-27 09:25:53  


普天間基地是駐衝繩美海軍陸戰隊在日本最大規模的武裝直升機機場。
  中評社北京4月27日訊/日本首相野田佳彥將於29日起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會晤美國總統奧巴馬。這是日本民主黨執政後首次在華盛頓舉行正式首腦會談,雙方將發表共同聲明,深化日美同盟關係並強調由日美兩國主導亞太新秩序。共同聲明將日美同盟定位為“確保亞太地區安定與繁榮的基石”,並表明應由日美兩國主導該地區安全保障及經濟領域的秩序建設。

  發生於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中曾根康弘為代表的日本新國家主義的政治進程,在經過了小泉式的激進國家主義後逐漸變得模糊不清。尤其是金融危機後,日本的新國家主義發展進程出現了新變化,國家力量開始向“區域”和“地方”轉移。區域主義與地方主義由此成為日本新國家主義發生轉變的兩個重大指向:前者顯示了日本新國家主義力量向國際社會的擴散,後者表明了新國家主義力量在不斷地向地方一級政府的加速轉移。

  日本中央政局的混亂和軟弱,加速了國家資源向地方政府流失,當前日本的央地關係由此呈現出類似明治維新前“幕藩對立”的局面。如人氣超過首相的大阪市長橋下徹發起的“大阪維新會”聚集了一大批政治精英,人們爭先恐後地參加,傳播維新思想,制定維新方策,試圖在大選中問鼎中央政權。地方一極政治勢力加速崛起,出現了地方強勢領袖聯手的局面,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與橋下徹頻繁聚會,聯手挑戰中央政權;地方政府作為次國家行為體不僅“幹政”而且還頻頻“涉外”,頻繁而大膽地參與國家外交,介入一系列重大的對外關係議程和議題,觸及敏感問題,甚為罕見,說明國家主義力量加速向強勢地方政府集結。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