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徐光裕:中美軍事交往的戰略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2-05-20 10:06:46  


5月4日至5月10日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成功訪美。
  中評社北京5月20日訊/中國網日前登載國防大學教授徐光裕的文章“中美軍事交往的戰略意義”,作者認為,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近日訪美至少向外界傳達出這樣的重要信息,即中美雙方再次向外界表明,願意建立面向21世紀強有力的兩軍關係,以共同應對安全威脅和挑戰;中國因素已經成為美國調整全球戰略的重要考量。詳論如下:

  5月4日至5月10日,中國國防部長梁光烈成功訪美,各方媒體均給予高度評價,普遍認為這次事隔9年的防長級出訪,不僅適時而且取得了顯著成果。這些成果集中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首先是從軍事層面進一步推進了兩國元首確定的中美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係;其次是通過訪問增進了兩軍的高層互信;三是採取了務實層面的兩軍交流和互動;四是加深了雙方的相互了解。

  此次訪問還創造了多項兩軍交往方面的“首次”紀錄,例如安排中方參觀美軍陸、海、空、海軍陸戰隊各軍種的一級軍事基地和指揮中心;商定雙方在非傳統安全領域舉行雙邊軍事演練等。中美雙方還就南海局勢、網絡安全、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軍事戰略調整和新的部署進行了坦率、深入的交流,中方表明了自己的原則立場。雙方都認為發展中美關係必須打破思維定勢,著眼未來,以建立一種面向21世紀強有力的兩軍關係,共同應對地區和全球性的安全威脅與挑戰。

  從整體來看,通過這次訪問至少向外界傳達出以下重要信息,那就是中美雙方再一次向外界表明,願意建立面向21世紀強有力的兩軍關係,以共同應對安全威脅和挑戰。這是因為雙方都意識到,中美兩個大國之間軍事關係的好壞,不僅對兩國關係會造成重大影響,還會對地區甚至全球的安全與穩定帶來難以估量的衝擊。儘管雙方在改善軍事關係方面還存在三大障礙,即對台軍售、美軍機艦對我抵近偵察、涉華歧視性法律等問題,但雙方在力避相互誤判,防止發生正面軍事衝突方面基本一致。正因為如此,所以在當前中菲黃岩島對峙事件中,任何想利用此機會拉美國下水,甚至挑動中美軍事對抗的企圖都將難以得逞。美國正式宣布在此次事件中拒絕選邊站無疑是明智之舉。當然,在暗中做些小動作,賣些武器、出些歪點子也在所難免。因為對美方來說小盟友的面子還是要給的,特別是自己的戰略東移構想還需要盟友們的捧場和參與,再怎麼做也不能傷了自己的利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