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埃及“法老時代”一去不複返

http://www.CRNTT.com   2012-05-25 10:06:38  


5月20日,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的埃及總統候選人、穆兄會旗下自由與正義黨主席穆罕默德?穆爾西的競選活動上,一名小男孩手拿一面競選彩旗。埃及總統大選將於5月23日至24日舉行,這是自去年埃及前總統穆巴拉克下台後,埃及迎來的首次總統大選。 新華社記者 覃海石 攝
  中評社北京5月25日訊/此間新京報今天登載學者和靜鈞的文章《埃及“法老時代”一去不複返》指出,埃及大選開啟了埃及的未來之門,而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人口最大的國家,也是阿拉伯世界中有重大影響力的國家,此次埃及大選的成敗,或將深刻地影響著阿拉伯世界。

  埃及大選,多達12人的候選人名單,熱情參與的選民等諸多細節顯示,埃及的“法老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

  擁有5000年文明史的埃及,第一次迎來由民眾決定誰來當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歷史時刻。據報道,本周三和周四兩天,埃及5000萬選民舉起了藍手指,在全國1.3萬個投票站投下了神聖一票,這一票,開啟了埃及的未來之門。

  這是去年推翻穆巴拉克以來,由軍方控制的臨時政府依從臨時憲法,經歷了議會選舉之後,開始向真正意義的民選政府的實質過渡。這個過程本身,其意義就遠遠超過了結果。選前候選人之間的公開電視辯論,多達12人的候選人名單,熱情參與的選民,公開透明的選舉程序與監督,這些細節,已經在明確地告訴世人,埃及的“法老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

  埃及當下正在經歷的一切,對於阿拉伯世界而言也有意義。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人口最大的國家,埃及是阿拉伯世界中有重大影響力的國家,此次埃及大選的成敗,或將深刻地影響著阿拉伯世界。

  從12名候選人的宗教背景來看,這是一場伊斯蘭主義者與世俗主義者之間的對壘。一邊是原教旨主義者和溫和派伊斯蘭主義者,另一邊是納賽爾主義者和原穆巴拉克前政府高官。假如伊斯蘭主義者獲勝,伊斯蘭教教法或將成為治國之寶,而世俗主義者獲勝,則將延續自納賽爾革命以來所創建的政教分離體制。

  然而,無論哪一派獲勝,都會把“改變”視為治理國內政治與經濟的總目標,促進經濟,恢復民生,撫平創傷。選舉制度意味著政府更替,使任何獲勝者都不會忽略造福全體國民為基本追求,否則在新一輪選舉中必遭選民的懲罰,而無論是哪一派獲勝,均是民眾的選擇。

  而從選舉的廣泛意義上看,穆斯林兄弟會支持的候選人穆爾西獲勝,則等於改變了上世紀70年代末形成的戴維營協議政治格局基礎,埃以關係將面臨考驗,中東和平進程將會出現新的變量。不過,教派的政治主張,並不必然是國家的政治主張,儘管埃以和埃美關係面臨考驗,但國家利益為先的原則,會令治國者拋棄狹隘黨派利益觀。

  而假如是穆巴拉克前政府官員在選舉中獲勝,至少傳遞了一個“民心向穩定”的信號,是民眾看到成熟的政府管理經驗在當前動蕩的埃及國內形勢的迫切需要,並不是“懷舊”與穆巴拉克的複辟。

  總之,本周這場選舉,雖然可能沒有一名候選人贏得第一輪選舉,可能要拖到下月中旬的第二輪選舉才最終決出誰來當總統,但這一選舉大幕的拉開,已經令外界對埃及的未來產生期待。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