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民進黨轉型可由淺入深

http://www.CRNTT.com   2012-05-29 09:16:12  


蘇貞昌將帶領民進黨走向何方,備受矚目。
  中評社北京5月29日訊/民進黨史上最熱鬧的黨主席選舉終於昨天落幕。一如外界預料,蘇貞昌擊敗其他四位對手,再度奪得黨魁寶座。俗話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加之民進黨正面臨連輸兩次大選後的轉型關頭,蘇貞昌將帶領民進黨走向何方,備受各界矚目。

  不論是四年前的大選,還是今年大選,民進黨打敗仗的原因均與其“台獨”路線有關。陳水扁執政八年期間,不僅對兩岸經貿往來採取“有效開放,積極管理”的政策,更宣揚“一邊一國”論,大大影響了兩岸經貿交流。2008年大選馬英九上台後,兩岸關係有了明顯改善,島內經濟也因ECFA、赴台遊、大三通而受惠不淺。但民進黨依然奉行“台獨”黨綱,與島內“拚經濟、求和平”的主流民意背道而馳,今年大選再度落敗也是意料中事。一言以蔽之,民進黨若不放棄“台獨”神主牌,萬年在野並非不可能。

  然而,從蘇貞昌在競選期間的三場政見辯論會來看,其兩岸主張未有突破性的論述。他說,兩岸應以對話代替對抗。其實,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大陸海協會和台灣海基會展開事務性協商以來,兩岸早已用對話代替對抗了。他還稱,兩岸議題不是導致民進黨敗選的唯一原因,民進黨不必自亂陣腳,言下之意即民進黨無須調整現有的兩岸路線。

  蘇貞昌在兩岸議題上不敢越雷池一步,大概有兩個原因:一是受選舉壓力所致,在黨內未對兩岸路線達成共識前,擔心“出位”言論不獲黨員認同。但如今選舉結束,已無拉票壓力,手握黨務大權的蘇貞昌再也沒有拖延改革的藉口。二是蘇貞昌根本就無意調整民進黨的兩岸路線。倘若如此,蘇貞昌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了。他競選黨魁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最終目的是要進軍2016年大選,欲圓“總統夢”。但倘若沒有比國民黨政府更積極、更開放的兩岸政策,要登大位不過是紙上談兵。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