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高鐵應成為中國主導型產業

http://www.CRNTT.com   2012-06-26 08:36:06  


  中評社北京6月26日讯/自2011年12月26日廣深高鐵開通以來,到2012年6月12日,已累計發送旅客400萬人次;深圳高鐵的開通打造了南中國高鐵大社區;開啟了深莞經濟發展新引擎。證券時報發表江西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教授任壽根文章認為,中國高鐵的發展或將開啟一個中國經濟新的時代。

  高鐵戰略性作用難以替代

  文章稱,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高鐵應該是中國主導產業的一個最佳選擇,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戰略性作用,是其他產業很難替代的。

  中國在推動產業發展方面應力避散亂,應選擇並明確將何種產業作為主導性產業。一個缺乏主導產業的經濟是難以真正強大的。

  儘管發展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類新興產業對中國經濟發展重要,但這類新興產業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就像美國這樣科技高度發達的國家在新興產業的發展方面尚未實現理想目標或要求,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等類新興產業在中短期還難以成為中國的主導性產業。而中國的高鐵產業發展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已有不少國家進口中國的高鐵技術和產品。中國未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應將高鐵作為主導產業。

  國內輿論關於高鐵發展的質疑聲一直不斷,關於高鐵的負面新聞不斷,比如反覆提及鐵道部門負債率高等。在此要進行回應的是,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大規模修築高速公路,那個時候相關部門的負債率也不低,而10年後或20年後再來看,高速公路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遠遠抵補了所謂的“高負債率”的負面影響。目前涉及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業績非常好。此外,對於民營資本進入高鐵領域能否盈利的問題也有質疑。從當年部分民營資本進入高速公路的情況看,這些民營資本都從中獲得了可觀的回報。隨著高鐵規模經濟的擴大,隨著高鐵經營效率的不斷提高,隨著高鐵技術的不斷提高,進入高鐵領域的民營資本同樣可以獲得可觀的回報。

  高鐵具有半公共商品性質,屬於基礎性建設領域,各級政府理應給予一定規模的財政投入。隨著民營資本、外資的進入以及各級政府投入的增加,隨著高鐵運營水平的提高,高負債率會迎刃而解,更何況,高負債問題在一國的經濟戰略面前是一個小問題。中國不能因為高鐵存在一些運營方面的問題,而放棄將高鐵作為主導性產業發展這樣一個事關中國經濟前途的經濟戰略。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