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陳穎:現實與想象的台北

http://www.CRNTT.com   2012-08-05 09:00:07  


台北街頭
  中評社北京8月5日訊/台北的空氣中縈繞著某種吸引力,是讓人一去再去或者有所回味的理由。

  匆匆台北三日,暑熱和大雨交替著來,我們放慢腳步,隨意搭上巴士、捷運,沒有具體的目的地,也沒有明確的期待,卻總會碰到幾許小火花的綻放,讓人輕易記起。

  台北街頭的道路命名,或辛亥、光復,或忠孝、仁愛,很多都飽含嚴肅硬氣的革命氣息或道德標竿。然而,這個城市卻是感性的、溫存的。不經意間,就會在此地邂逅許多創意的細節。小到行人過馬路的聲響提示,隨意取閱的《台北畫刊》,誠品櫃台上擺滿的藝文節目册、輕簡食譜、樂活方式手册,都是免費品,卻不粗制濫造,而是設計清新、製作精良,文字也非敷衍的八股,簡短的消息和報道寫來都生氣盎然,創意顯露。

  以外人的眼光看異地風景,或許難免格外敏銳些,因此更容易感受到當地人習以為常的狀態。像台北巴士、地鐵上的博愛座,沒人坐的時候就空在那裡,看不到年輕人當仁不讓安坐其上的情形,抑或最近網絡上流傳的本地為讓座與否而激起的罵仗。有一回我們步出商場電梯,一名穿著粉紅制服的女生正獨自對著電梯,彎腰鞠躬,練習“歡迎光臨”的動作,看到顧客來,馬上莞爾一笑,表情可愛,可能是剛上班不久的新人。下雨時分在天橋下的人行道等待綠燈亮起,年輕人自發地排成一隊,不急不躁。

  還有一次,我們上了一輛德士,中年司機得知我們來自新加坡時,就說起他看過的新加坡電影和電視劇,對幾位導演和演員的作品及演出,都很熟稔,並稱讚新加坡的這些影視劇很草根也很幽默。短短十多分鐘的路程,司機那友善的態度,自然的讚美,讓我們聽得開心,笑說他比我們看得還多。雖說我們只是匆匆過客,也沒有機會再次坐他的車,他的模樣已模糊,他的隨意幾句卻沒那麼快淡忘。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