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戀愛是詩情,婚姻是修行

http://www.CRNTT.com   2012-08-26 10:01:48  


 
  他們一生最重要的修行場域,是在家庭。現代社會的崩壞,緣於家庭之瓦解;而家庭之瓦解,又緣於修行觀念之不再。換言之,受物量社會的侵逼,又因個人主義之擴張,家庭遂腹背受敵;一方面,遭社會逐年吞噬,猶如空殼;另方面,又遭污名醜化,儼然成了牽絆個人的桎梧之地。於是,大家都已然遺忘:原來,家庭才是文明的真正基地;原來,家庭才是修行的根本道場。

  人之修行,啟始於家庭。一個人的性情涵養,相當程度,都映現了家庭的修行成果。當今兩岸,成日大談教育,但同時,卻又坐視、甚至助長了家庭的架空與萎死,這當然是顛倒錯亂。事實上,若無法恢復家庭的價值與地位,再宏偉的教育改革,再深刻的教育理論,都無異是痴人說夢、治絲益棼。

  家庭源於夫妻,始於婚姻。中國人的婚禮,之所以先拜天地、再拜高堂,接著又夫妻對拜,正因從今往後,夫妻二人,既面對自然天地,又承繼歷史傳統,皆堂堂正正的天地人三才;有此修行自覺,當然莊嚴!於是,中庸也才會說,“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在中國文明裡,婚姻,就是修行的開始!

  四十五年前,我父母因媒妁之言成親。他們性格差異大,連吃東西的口味都南轅北轍。記得我小時候,看他們偶爾衝突,有時吵架;母親受了委屈,一旁啜泣,很傷心;更嚴重時,會幾天都不說話;我們兄弟雖然年幼,卻清楚感覺到那股低氣壓。但是,隨著年紀更長,我看他們彼此的扞格漸消,歧異漸隱。鬥鬥嘴、彼此互嘲,自然常有;但真吵架、傷和氣,卻已極少再見。

  家父雖說是一家之主,但正如許多的華人家庭,其實,母親才是整個修行的最關鍵者。所謂修行,無非是學會先將自己的習氣與執著一一放下,然後,如實地、無隔地感知對方。正因修行可以修到彼此無隔,於是,有人有我,人我皆好。四十幾年來,我們家從不吃辣;直至幾年前,我才明白,家母其實嗜辣,只不過家父不吃罷了!後來她提起此事,完全沒委屈,也了無缺憾。那口氣之淡然,讓我總算明白,她與家父雖未經戀愛,但結婚以來,彼此之相知兼容,竟可以年甚一年!於是,我也明白,西洋人總說婚姻是戀愛的墳墓,中國人卻說姻緣乃百世才能修得,且不僅前世修,今生成了親,更要繼續修;於是,一個施恩,一個報恩,一個敬,一個愛;所以,中國人說,夫妻恩愛。

  來源:時代周報 2012-05-17 04:08:50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