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印度象“飛奔時代”終結?

http://www.CRNTT.com   2012-08-28 11:21:41  


 
  比諾德.辛格認為,在印度,政治決定經濟,而“快慢”與政局緊密相關。

  “印度的中央政府非常軟弱,黨派之間爭權奪利,無法達成共識,從而影響了改革措施的出台,去年零售業改革失敗就是典型一例。”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南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劉宗義告訴時代周報。

  其實,這其中又牽扯腐敗的問題。“在印度,腐敗猛於恐怖主義。”印度德里大學東亞研究中心教授斯裡瑪蒂.查克拉巴裡教授對時代周報記者舉例道,在公立小學,印度政府提供免費午餐,但由於官員腐敗,這些食物常常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含有寄生蟲,甚至是昆蟲、小動物。

  2010年底,印度接連曝光數起貪腐醜聞,例如,印度通訊與信息技術部長安迪穆圖.拉賈被指稱曾在2008年將2G手機運營牌照以“甩賣價”出售給85個不具資質的企業並從中收受賄賂,導致國庫損失400億美元。

  2011年,全印度300多個城鎮舉行史無前例的反腐大示威,當地民眾對於腐敗的憤怒井噴似的爆發。而結果相當諷刺,“整個印度政府幾乎只有辛格總理自己是清白的,其他高官大多腐敗問題纏身。”一位南亞研究者說。

  “除非先妥善處理這些腐敗案件,否則,那些監督機構不可能允許政府啟動新一輪的刺激計劃,因為,這一攬子方案的主旨將是提供某些產業的政策優惠,而如何避免整個過程再度滋生腐敗?這就要求政府先從法律上解決這個問題。”比諾德.辛格說。

  “因為腐敗,這屆印度政府的威信所剩無幾,其提出的經濟改革措施也就很難推行。”劉宗義表示。

保增長還是抗通脹?

  當民眾的視線還聚焦於懲治腐敗,印度的經濟卻正陷入某種尷尬境地。

  “過去十年,印度的經濟發展與世界經濟的起伏周期基本一致,在外部條件較好時,對外出口是這個國家促進增長的重要手段,其中又以出口外包服務最為突出。”劉宗義分析。

  然而,近兩年來,為獲連任,美國總統奧巴馬談起刺激就業時曾多次表示,希望美國企業將海外工作機會帶回本國,尤其是那些長期“外包”給發展中國家的職位。

  “在我們的經濟大餅中,服務業占比56%-58%,是絕對的大頭。目前,做外包服務的企業大多只能依靠國內的訂單。倫敦奧運會已經過去,而美國即將舉行大選,印度幾乎不可能再從這些地方獲得機會。”斯裡瑪蒂.查克拉巴裡表示。

  據印度商務部的初步統計,由於美國及歐洲的需求疲弱,目前,印度的對外出口已連續三個月大幅萎縮,6月份下跌5.5%,7月則擴大至14.8%。

  同時,不斷的社會衝突又讓印度的第三產業“雪上加霜”。7月下旬,印度阿薩姆邦土著與其他教派的移民爆發衝突並釀成大規模流血事件,造成近80人死亡,400多個村莊化為灰燼。

  此後,謠言四散,成千上萬的阿薩姆邦人從班加羅爾等城市逃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