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消費是馬鞍而不是橄欖

http://www.CRNTT.com   2012-09-05 08:31:12  


  中評社北京9月5日訊/要投資還是要消費?這是一個偽命題。每日經濟新聞發表評論員葉檀文章稱,最近發布的一系列經濟數據,顯示中國經濟處於加速下滑過程中。在一片提振內需的呼聲中,林毅夫先生的反對意見格外引人關注。

  8月初,林毅夫先生接受奧地利《標準報》採訪,明確指出,投資才是轉軌國家實現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警告過度消費將把中國拖入危機之中。這位樂觀主義者建議以日本等東亞國家為借鑒,致力於基礎設施與貨幣領域的投資,任何一個以貸款消費拉動增長的國家,最終都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危機。德國經濟奇跡的秘密在於對中國的投資。一旦中國停止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就不會有德國或者奧地利的出口奇跡。這對於世界經濟而言將是一場災難。

  與此相反,9月2日,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繼續呼籲,當前應重點推進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啟動居民消費。用民生消費、國內投資、外匯“三駕馬車”均衡發展來帶動經濟發展。

  文章認為,無論是投資還是消費,都是同一枚硬幣的正反兩面:沒有投資,消費將成無源之水;沒有消費,投資將成無本之木。

  中國投資總量並不少,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投資占GDP的總量已達60%以上。與投資總量上升相反的是,根據世行等研究機構的報告,本世紀以來中國的全要素生產率在下降,換句話說,中國的投資效率在下降,創新能力未能提升。

  探討發展中國家的投資效率,不能缺少最重要的變量,即投資過程中的租金成本,尋租、設租、層層轉包層層剝皮,屢見不鮮,從再加上投資主要由地方政府與國企主導,在投資項目中,類似於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建設過程中的層層轉包,按照審計署的審計以及最近曝光的大案計算,租金等於投資資金的一半以上。

  如果以存量財富計算,50%的租金就是造成50%甚至更高的沉沒成本,外加現在財富的損毀與基礎建設的重修,同樣質量的基建所需要的支出將更高。而這些成本、支出還沒有加上“跑項目”的費用、治理貪腐的費用。中國填平經濟低穀的窪地,需要以軌道交通為主的基礎投資,高鐵項目是必須的工程。但在此之前,保證投資效率與質量是必備的前提,失去這一前提而奢談投資,將讓中國地方政府在現有的債務危機上更進一步。

  讓我們設想一下,如果羅斯福新政時期的基礎工程有一半以上成為租金,恐怕羅斯福新政不會讓美國經濟走出困境,反而會讓美國被債務壓垮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