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反日示威遊行: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http://www.CRNTT.com   2012-09-19 10:02:42  


日前中國多地爆發反日集會游行
  中評社北京9月19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於文軒的文章“反日示威遊行: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表示,這次中國民眾大規模的遊行示威對政府和民眾而言是非常好的政治學習的機會,把握這一機會進行反思和學習,對未來中國政治發展和民主化意義重大。

  由於釣魚島歸屬爭端,9月15日中國不少城市的民眾進行了較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在個別城市出現了較嚴重的打砸搶事件,小部分民眾毀壞私人擁有的日本品牌汽車和衝擊與日本相關的商業機構。

  中日之間釣魚島領土糾紛由來已久,有著複雜的歷史、國際關係和地緣政治的原因,解決領土爭端需要依靠專業外交人士、國際法專家和國際法庭在法律的範圍內的溝通協商仲裁。其間民眾通過遊行示威的形式表達民意,是必要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結合歷次中國民眾反美、反日遊行,這次遊行出現的一些新特點值得人們思考。在互聯網媒體(特別是微博)一致譴責遊行中出現的暴力事件的同時,從多個角度對這一事件進行思考對中國未來政治發展是很有意義的。

  這次遊行示威和以往的反日遊行示威相比,有幾個明顯的特點:

  一是部分城市的暴力事件的數量和危害達到了相當嚴重的程度。撇開坊間各種謠傳,有幾個問題非常值的思考。什麼人參與了這次遊行?為什麼他們要以暴力表達訴求?他們要表達的是什麼樣的訴求?

  二是此次遊行示威中互聯網出現了一面倒的反盲目反日,反遊行示威中的暴力的聲音,對人民表達政治訴求進行了相對冷靜和客觀的批判性思考。

  三是大多數城市的遊行示威相對客觀理性,示威群眾和組織者打出了理性愛國、理性散步的召集原則。在遊行隊伍中一些民眾高舉調幅,提醒和呼籲遊行示威參與者冷靜理智。

  四是不少地方出現了由警方規劃管理監督地非常有秩序的遊行示威,表現了這些地方政府對大型群體活動應急應對管理的專業能力。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