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專論:南台灣契作重塑兩岸“建構性認同”

http://www.CRNTT.com   2012-10-30 01:00:34  


大陸對台“契作”深受南部民眾歡迎,需思考如何深入、持續運作。
  中評社香港10月30日電/台灣成大兩岸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台灣競爭力論壇南部中心執行長、成功大學政治系暨政經所助理教授黃清賢在《中國評論》月刊10月號發表專文《從理性與感性角度分析大陸對南台灣的契作模式》,作者表示:“”文章內容如下:

         前言

  台灣二次政黨輪替後,兩岸進入和平發展的機遇期。兩岸到2012年8月已簽署18項協議,成果豐碩,其中又以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以下簡稱ECFA)最受人矚目。因為ECFA被賦予重望,希望為台灣的經濟成長帶來新動能。尤其南部經濟相對於北部低迷,如果能藉由ECFA的簽署,帶動南台灣的產業發展,特別是提升農漁業者的生計,讓台灣的綠營支持者也能在兩岸交流中獲得利益,則對兩岸關係的增進將有積極貢獻。

  “契作”被視為是有效的方法,因為它可以讓在波動價格中受損的農漁民維持穩定收入。①其中,“虱目魚”被選為第一種契作標的;這種傳聞由鄭成功賜名的台灣南部代表魚種,挾著被列入ECFA早期收穫產品清單的優勢,②在南台灣綠營指標地區的台南學甲進行契作,確實是一種創造性的嘗試。但這種契作的實際效果如何?契作標的能否擴大?契作是否還有改善空間?最重要的是,到底能否扭轉台灣南部反對兩岸交流的聲音?這些都將是本文希望探討分析的議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