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 
全職太太增多:學做一名妻子

http://www.CRNTT.com   2012-11-16 15:06:26  


 
  主婦之道

  而當你真正成為全職太太時,會發現自己能從外界得到的支持,並沒有那麼多。

  對於一個財務情況相當優裕的上海家庭來說,每個月不舉家外出,在外灘消費一頓500元以上的晚餐,似乎不可思議。但這對於年過40,已經有5年全職太太經驗的支女士而言,已經司空見慣。

  這並非是出於節約。“我的先生和女兒寧願選擇在家吃飯。因為我做的飯菜口味比外面更好,而且健康。”會做上百種菜式、並出版了一本烹飪書籍的支說,“就吃而言,我家更常見的情況是花費100多元,去買一只大閘蟹。”

  支和她的先生都來自蘇州,辭職之前,她在上海一家大型證券公司工作,先生則是一家跨國企業的高管。由於先生工作調動的原因,在舉家遷往北京時,支辭去了工作,成為一名全職太太。此後,他們又因為同樣的原因,遷居武漢,又回到上海。

  這當然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先生的高收入。“每個月多收入或者少收入一兩萬,對我們來說都不是什麼大問題。”支說。但這份收入也並不是高到出奇,2007年中國股市的大牛行情,曾經讓支一度有點後悔自己的選擇—她的很多同行,在那一年輕鬆賺到了100萬元,甚至更多。

  和那些二三十歲的全職太太們相比,支最大的不同是,她並沒有什麼危機感,也不掌握家裡的財權。當然,作為一名無法享受全額社會福利的家庭主婦來說,長遠考慮是必需的。支從她和先生共同擁有的家庭理財資金中拿出相當一部分,用於穩健性的投資,少部分用來炒股。“我們倆的醫療和退休金,女兒將來去海外上學的費用,都要計劃進來,我的目標是,錢足夠讓我們按現在的生活方式花到80歲。”

  時間與金錢

  根據記者的小範圍調查,在已婚男性中,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有80%贊成女性成為全職太太。在持贊成意見的男性看來,全職太太是一種正常的社會現象,這樣可以使女性全身心地照顧家庭和子女。不過,持反對意見的男性則認為,和諧的夫妻關系應該有共同語言,如果一方長期賦閑在家,可能會與社會脫節,甚至會造成夫妻交流的障礙,並不利於家庭的穩固與和諧。

  32歲的李磊(化名)就是個強烈的全職太太反對者,正在為挽回婚姻而努力。

  作為兩家IT公司的創辦人,來自北京的李一度擁有4處房產,指揮著300多名員工。為此,他的太太曾小姐,在5年前就辭去了在外企工作,成了一位全職太太。

  曾酷愛網游,她把家裡布置得像一個網吧,臥室的門楣上寫著“魔獸世界”,電腦桌是專門定制的,各種游戲裝備齊全。她每天大約花費9個小時在游戲上,剩餘的時間,則用來出去購物。

  兩年前,他們擁有了一個男孩,但李的公司遇到經營困境,他希望曾小姐能夠複出工作,但遭到了拒絕。這之後,李再也沒有提起過這個話題,但兩人開始經常為生活瑣事爭吵。今年初,曾小姐在家人的支持下,提出了離婚。

  “無論有錢還是沒錢,我都不贊成女性做全職太太,有機會的話,還是應該出去工作。”李說,“一方面可以有自己的生活圈子,另一方面,全職久了心理變化是很微妙的,異常敏感,這讓婚姻幾乎無法持續。”

  李磊的觀點,在青島的黃品(化名)那里也得到佐證。他曾經是一名全職太太的支持者,妻子當初就在他的支持下做了一名全職太太。但現在每當聚會聊天,談起這個話題時,他就會立刻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誡朋友,斷了這念頭:“太太全職在家後,變化很大,一回家就會問東問西,甚至連中午工作餐是和誰吃的、吃了幾道菜她都要知道。對於一個男人而言,這太恐怖了。這不僅僅是我的經歷,我的很多朋友都如此。”

  有時候,金錢能買到很多東西,不只是時間。對於老公每月賺多少就能讓太太“全職”,中國各地很難有一個統一的標准。湖北一記者綜合了幾個地市的情況來看,5000元起步(沒有房貸車貸),多數人月收入過萬才會考慮。

  在翁佳鈴看來,就中國人而言,無論是內地還是港台,家庭的財務狀況,例如先生的收入,確實是女性選擇是否做全職太太的首要因素。

  畢業於台灣東吳大學的翁此前一直從事美術方面的工作和學習,生小孩後旅居紐約做了兩年的全職太太,2010年回國在北京溫榆河畔的別墅區,創辦了藝術教育機構,她的顧客中的相當部分,由全職太太和她們的孩子構成。

  這家培訓機構成人課程每節課的費用,大概在100-200元之間,來這裡學習的,相當部分是家境優裕的全職太太。

  每到周末,這些熱愛藝術的女性們會從附近的各個別墅區驅車而來,她們學習美術,但更多是結交朋友和交流育兒經驗。回到家裡,她們還有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盡可能地把當天學到的東西提綱挈領,在睡覺前轉達給忙碌一天的老公。

  因為人口構成的關系,從報名情況來看,在這個藝術中心學習的全職太太們,一半來自港台,一般來自內地。大多數情況下,區分她們並不容易,但有一個情況例外。上藝術鑒賞課有時老師會帶學員參觀畫廊,後者可以自由選購自己喜歡的作品,在這種情況下內地太太們往往出手更大方,因為“港台太太的先生大部分是跨國企業的高管,而內地太太的先生往往有自己的企業”。

  翁佳鈴一直在考慮,是否要在北京更繁華的CBD區域開一家分校,那里會有很多想要和孩子一起學習藝術的全職太太,但相比之下職業女性會更多。翁不確定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職業媽媽們的心態和目標,會和全職太太們有很大差別,但全職太太未來真的會流行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第10頁 第11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