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80後宅男宅女:懷念包辦婚姻的理由

http://www.CRNTT.com   2012-11-18 09:24:10  


 
  2006年春節,31歲的吳斌風塵僕僕回家相親。經過短暫的接觸,吳斌覺得周娟就是自己想娶的姑娘,周娟也覺得吳斌挺誠實,是個值得托付終身的男人。他們彼此向對方的父母做出了承諾,假期結束時,吳斌帶著這個只接觸了十天的未婚妻回了上海。“五一”勞動節,他們結婚了。

  婚後的周娟暫時沒找新的工作,一年後,他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女兒周歲以後,他們請了保姆照顧孩子,周娟也在當地找了一份教書的職業。一晃幾年過去了,今年春節,兩口子帶著孩子回老家過年,看著一家三口甜甜蜜蜜的樣子,就能感覺到他們的幸福。

  這就是一樁典型的、普遍不被人們看好的包辦婚姻,婚前他們沒有死去活來地戀愛過,按一般人的說法,甚至連彼此的性格都不了解,可事實證明他們過得很幸福。其實,即便是在新文化運動後的幾十年裡,在我們身邊也有很多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結婚的夫妻,他們雖然婚前不甚了解,但在婚後卻磨合得很好,實現了他們從未說出口的諾言: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與之相反,在如今這個戀愛自由,性自由的時代,許多曾經愛得死去活來,唱著“你是風兒我是沙”走入婚姻殿堂的夫妻,卻沒能熬過激情之後的三年之癢、七年之癢而分道揚鑣了。於是,在這個離婚率居高不下的自由戀愛時代,反倒讓我們懷念起了那曾經的包辦婚姻。

  說起包辦婚姻,其實不管是對個人對家庭還是對社會它都並非一無是處,總結起來還是有不少好處,因為戀愛婚姻也是需要各種成本的。

  婚姻的社會成本是個很籠統的概念,落實到每個人身上,就要清楚一點:自己想想就知道,每個人為了自由戀愛,要浪費多少錢財?浪費多少時間?浪費多少精力?浪費多少感情?有這些寶貴的財富幹點什麼不好?最年輕最有活力最具創造力的時光,十之八九全耗在聊聊我我拉拉扯扯上了,豈不可悲?除此之外,還有諸多負面影響,殺人的有、竊盜的有、邪淫的有、貪得無厭的有、喜怒無常的有、冥頑不化的有、挑撥離間的有、惡言相向的有、花言巧語的有、胡說八道的有,一樣不缺,沒那賊膽的多半也有過那賊心吧。 

  相比自由戀愛,包辦婚姻則簡單和高效多了,男的,該念書念書,該犁地犁地;女的,該女紅女紅,該種菜種菜,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各得其所,自取其樂,根本沒有那麼多破事可糾結。年紀到了,父母幫忙張羅張羅,成了家生了娃,男的勤儉持家,女的相夫教子,日子該咋過還是咋過,那裡還有那麼多你死我活的事情。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