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政魁解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野田政權落幕前夕看“後小泉”日本政治的特征

http://www.CRNTT.com   2012-11-26 09:51:53  


 
一老一少棄甲而逃 

  三者皆出身豪門,是“官二代”或“官幾代”的代表人物。如果說,首先登上首相寶座,徒有鷹派姿態、稚氣未除的安倍晉三是“少爺首相”的話,半推半就、擺“黃袍加身”狀的福田康夫則堪稱為不折不扣的“老爺首相”。兩者共同面對的是,如何解決國內一籌莫展的經濟難題,及如何應對國會的大選。他們最大的憂慮,就是選民的裁判和最大反對黨民主黨的對抗與挑戰。野心勃勃、揚言建立“美麗國家”的安倍在參議院大選嚴重受挫、理該引咎辭職時不肯按照遊戲規則下野,但在重組內閣之後卻突然偷偷溜至醫院,以“病”為由卸下首相重任,而落得“不負責任首相”的狼狽聲名。 

  繼任的“怕輸型政治家”福田首相則不動聲響,在接管政權一年後表示“健康上沒問題”,但卻以能“客觀看待自己”和有“自知之明”為擋箭牌,仿效安倍棄甲而逃。兩名首相一老一少相繼唐突拋棄政權,逃之夭夭,這在權力鬥爭異常劇烈的自民黨史上還是前所未有的事。“世襲議員”的本質與日本政治結構之弊端,在此可以說暴露無遺。 

  不過說也奇怪,熱愛為“政治紅星”抬轎的日本大眾傳媒,對於本身在營造、渲染與推高安倍與福田的人氣指數(實際上是“造神”運動),但最終卻落井下石的矛盾行為,似乎絲毫並不在意,也從未自我檢討。緊接著,日本大眾傳媒又把吹捧的焦點集中在有“失言癖”的麻生太郎身上。這回輿論誘導的重點,是把麻生的“大嘴巴”轉化為“口快心直”的美談。 

  但曾幾何時,這名被誇稱為“口快心直”的“大嘴巴首相”,卻被輿論界定位為“百年一現的無能首相”遇到“百年一次的不景氣”,麻生的支持率只見下跌而無回升希望。與安倍、福田兩名前首相知難而退,選擇“逃”的道路不同,麻生下定決心,緊抱住政權不放。他寧可讓自民黨政權和他共亡,也不肯禪讓黨內的任何人士。麻生以此“不變應萬變”、“賴”字當頭的策略的結果,就是將自民黨政權拱手交給民主黨。 

  作者是新加坡旅華學者,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日本龍穀大學名譽教授

  來源:新加坡聯合早報


 【 第1頁 第2頁 】